有心理学教授研究过一份关于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喝酒的调查问卷。
问卷要求学生们回答自己和别人对喝酒的态度,问题分别是:“你对校园中喝酒的风气有多适应?”、“你觉得其他人对于喝酒的风气有多适应?”打分标准是:1是最不适应,10是最适应。结果显示,大家对自己的适应性评价的平均分是5、3,而估计别人的适应性是7、0,可见,大家都高估了别人对于喝酒的容忍度。
这当然是一种人众无知现象,也是一种归因错误。但是这种现象让大家都觉得,如果自己不喜欢喝酒,就会被当成异类。所以大家都隐藏自己的真实意愿,而努力表现出喜欢喝酒的样子。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对于喝酒的适应性就上升了。这个过程被称为内在化人们慢慢调整自己的态度,慢慢将群体的标准内在化,接受群体的标准,无意识地迎合群体。你是不是也是这样“适应”了喝酒?
寻找错误的根源:聚焦观点偏见和自我觉知
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情境体验的不完全,以及自我意识和文化差异的影响,我们往往会犯归因错误。然而,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总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