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谈能力,到底什么是能力?其实就是知识+技能=能力,现在社会上到处叫嚣学历无用论,读书无用论;另一方面大力鼓吹经验论;时至今日,又在倡导学习是资产,经验是负债,过去成功的经验有可能是今天失败的根源;又有一种观念,要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素质,但是这个素质没有人说的全,有说什么产品如人品,做事先做人,让很多朋友迷惑,通过和众多的企业家朋友聊天发现,问题出在我们没有搞清能力的成份是什么.
能力正确的成份应该是:能力=知识+技能,过去对很多大学生说看你一点能力都没有,其实他说的是技能,没上过学的,到了一定的高度结果由于知识面窄能力无法提升的,这些人以前的基础决定了他只能够做到这里,他就开始阻碍优秀人才的进入,以前是企业发展的主力,由于时过境迁,现在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位置就开始嫉贤妒能,但是以前的经验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所以经验使出来,别人不认可,又来了经验腐朽论.
请各位想一个问题:知识是谁的?技能是谁的?又是从何而来?两者之间有何关系?一直讲为人处事?为何同一班学生教出来成绩有高有低?为何中国一直强调为人处事?这个和能力之间又有什么玄机呢?
人做事无怪乎态度和能力两个方面,而态度就是你的为人之道,而这个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这个就是老子所强调的道,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抓住两条主线:一曰悟二曰度;悟什么?悟道,悟父母之道,悟仁爱之道等,就是寻求人世的大道理,以让自己内心平静,不断的修炼内心.度什么?度法,对待什么样的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待什么样的事情掌握好尺度.这个有技巧在里面,不是想的,不是说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历练出来的.
那我们再来看知识是学来的,不是自己的,技能是你练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大学生学的是知识,老师傅掌握的是技能,他们都把握了能力的一个方面,一个不能做出来,一个不能突破自己,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态度决定一切,大学生明白:哦,知识是别人的,我悟出其中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是在理想状态就是不受干扰情况下才可以这样,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就是迂腐,我记得一个笑话,一位教授到一家企业做培训,两个小时培训完了,和老板聊天时,老板说你的太深奥,我怕他们接受不了,教授说,这个是非常好的,老板说我这段非常苦恼,现在300人管的就很头疼,教授好像受了愚弄一样,开始发火,怎么能这样,我这个课程是专门针对3000人以上的企业,你看看,唉!各位明白这个故事没有?学会了知识总想让社会的条件来适应你的知识?之所以碰壁就是太把知识理想化.
知识不见得都有用,所以如何把自己学来的东西运用到做事上来,就要做出来,不断的拿捏,找到符合自己的尺度,找到合适的方法,创造出效益来,技能是谁的,自己的,技能不等同于经验,经验是从特定的经历中精选出来的有用的知识或技能,但是记住经验是符合特定的客观条件的,特别是当前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一项新科技的发明就可能使我们的经验一夜之间成为无用的累赘.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性.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就是紧跟别人的脚步,接受顶尖的资讯,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悟道能力(即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心灵发展的规律,学会顺其自然),把这些运用到自己的做事中,从而拥有了这个技能,完成一次自我的提升.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何很多企业做了很多培训没用,因为他认为知识等同于能力,忽略了转化的过程.这个是教训,这样更有利于培训行业的精华和企业造血功能的提升,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个时候的成败就是看你如何看待他(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又回归到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