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刚,王国刚讲师,王国刚联系方式,王国刚培训师-【讲师网】
王国刚 2022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王国刚:王国刚: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2016-01-20 12554
        王国刚:我的题目是怎么理解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可以说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给我们一个严重的教训叫做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但对这样一个命题可以有多种的解读,其中一种解读金融在实体经济之外,由于它在实体经济之外,所以它从实体经济的外部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从金融的本源来说或者从金融的生命力来说,果真如此吗?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因此,第一个问题就在这儿。我们到目前为止许许多多金融改革讨论的都是单向改革,什么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资本账户开放,汇率改革等等都是当下改革,我们有多少人认真地思考过,中国金融体系是怎么回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前提就得先回来,先弄清楚金融体系是怎么来的。我这个地方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概念,实际上这个最基本的模型告诉大家说,居民部门是资金的英语部门,厂商是资金的赤字部门,为了支持厂商创造财富,资金就应该同居民向厂商流动,这就是金融。比如说购买债券比如接待,把资金提供给厂商部门。第二,厂商部门之间有很多的实体企业,实体企业彼此接待彼此投资。第三,厂商部门把这些资金运作所获得的收益回馈给居民部门。这是最基本的金融活动。随着这样一个经济的发展,某些金融业务独立出来了,形成了金融机构,由此开始有了金融体系。但当我们讨论这样一个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忘掉,这些金融的业务独立出来形成金融机构并没有把实体部门的厂商和居民的金融权给剥夺了,这是西方走过的路数。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金融本来内生于实体经济部门,实体经济部门所拥有的金融权应该是金融体系的基础性构成部分,这个角度金融根治于金融。这是一个基本概念。

  但是到了中国这个事变了,首先变在中国30年计划经济时期,那时候我们居民直接打交道受财政制约的企业也没有这种经营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计划经济的机制,切断了居民跟企业之间的连接。那么居民没有金融权,企业也没有金融权。既然没有就谈不上居民和企业对金融权益的认识,因为我们没有这个历史。随着改革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学了西方的东西,所谓缩小跟他们的差距,我们把西方在市场经济表面上浮的东西给搬来了,而且这些东西又正好符合了我们在80年代在改革计划经济的过程中,计划经济机制依然存在的条件下的需要。由此我们设立了各种金融机构。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西方经济运行沉在水底下的也就是实体经济本来拥有各种的金融权它们都还发挥作用。当我们把这些事做了以后,这些金融机构想方设法把所谓的金融机制塞进实体经济,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生的我给他的概念,中国形成的是一种从外部植入到实体经济内部的金融体系,这叫做外资型金融体系。外资型金融体系有很多特征,我想这个地方不去细说,我只想问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有谁能跟我说真正跟银行业竞争的是什么主体?我们现在都讲我们竞争很激烈,我想问真正能跟银行竞争的是什么主体?在中国很典型的一头是卖出存款单,银行吸收存款。在微观经济学上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它的价格形成是由谁决定的呢?是由卖方决定的?还是由买方决定的?还是应该说是买卖双方在竞争中决定呢?正常情况他应该是在买卖双方在竞争中决定。银行卖出存款但是卖方,可是买存款单的各方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有选择权吗?没有。你居民的消费剩余资金只能存银行,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也只能存银行,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权,在这个背景下,整个银行体系就架构在获得这种最低廉最便宜的资金的基础上。银行发出贷款,贷款市场上该怎么样呢?如果贷款的价格是合适的,那么也应该在放贷者和借贷者之间有充分的竞争,我们的企业除了获得贷款还有多少其他的能力呢?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银行可以从企业获得最高昂的资金回报,因为它是垄断,卖方垄断。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讨论银行内部怎么竞争,以及多增加少增加银行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银行切断了居民跟企业最直接的金融联系。有人告诉我说,我们这几年企业发债在大量增加,毫无疑问,我们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公司债券的名头繁多,证监会那头有上市公司的债,上市公司可转换债还有中小企业私募债等等名目繁多,但是问一句话,从理论层面来讲债券都应该是直接金融工具,由资金的供给者直接向资金需求者购买,在中国是谁买了债啊?中国的这些债绝大部分在银行手上,不过是贷款的衍生品,是间接金融工具。为什么我们的公司利率一涨再涨因为银行不愿意卖,只有那么多资金,因为银行的偏好是资金的厌恶者,所以必须变成无风险的状态才买。

  而中国呢?这么多亿人,个人的喜好程度怎么样?至少有一批人铺在股市里面,股市20多来的损失惨重,他们对风险的喜好程度跟银行是不一样的,因为银行是审慎原则,所以这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如果中国金融机构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实际上可以讲中国不管其他体系怎么改,改来改去,最后这个金融体系的根没有变动。有人在讨论这样一个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事,今年7月20日,人民银行出了一个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通知,一批在讲中国90%以上的利率已经市场化了,下面就剩下最后一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中国的利率就放开了。但在这里面有两件事我们得简单说,第一说的是7月20日关于放开贷款利率的通知里,在放开的下讲了三个取消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控制,去对农村信用社2.3倍的控制,有没有发现放开和取消是不同的用语啊人民银行有没有讲过取消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控吗?没有吧?所以基准利率的调控权还在人民银行手上,同样存款利率不也同样如此吗?在哪个国家存贷款有基准利率?哪一个金融理论和市场体系中存贷款有基准利率,任何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指的是无风险、无套利是由市场选择决定的而不是用政府部门用行政机制决定的,中国这样一个控制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不过是在贯彻政府给企业定价的原则而已。我们都在讨论这种事。这种事往下走,中国整个金融体系没有改过来。有很多事都需要重新讨论,我们强调金融要回归实体经济,这就跟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是不一样的,这有另一个解释,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第一个含义不是要推倒重来不是要找到西方国家的重走的路,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真实含义是扩大实体经济部门中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各自的金融权,把本来实体经济的权力还给实体经济部门。这个是问题的根本。内生性金融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金融机构、一条是金融市场,对中国最重要的是金融市场,但要打破,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基本上是金融机构自己玩儿的市场,里面没有实体企业和居民的介入或者是基本没有。在个这个过程中,就明摆着实际上金融机构尤其是跟银行竞争的就应该是实体企业和居民,要树立他们具有竞争能力的打破金融机构的卖方垄断格局。

  当然了,这样一种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过程是中国金融体系重新构造的过程。这种构造会引起中国金融体系许许多多方面的改革,而且它起着推动各方面技术为各方面改革创造条件的过程。有人说这个事你怎么办?措施很多,我就提一条,公司债券。我们各个企业按照法律规定,1994年实行的公司法第六,股份有限公司3000万资产,股份责任公司6000万资产就允许发行债券,这是1994年规定的可惜没有实施到2004年的时候把它放在了证券法中,可是这个条款主要问题没有改。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要求,我们解决直接发债的问题,我不是发给其他的金融机构而是直接地向广大百姓发,大家就可以响应一个事。由于债券的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这些债券直接发行直接解决了企业资金的问题,同时也就减少了银行存贷款的主规模。这个时候,它才对银行产生真正的竞争,你可以继续实行低利率的存款。你可以实行高利率的贷款,我们不要了。那么,银行的业务结构资产结构盈利模式等等就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才能逐渐地走向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这是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谢谢大家!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东莞站 dg.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