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稳,李根稳讲师,李根稳联系方式,李根稳培训师-【讲师网】
新生代成长与管理教练/新生代企业家导师/新生代商学创始人/著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根稳:工作自己 ——什么是真正的工作坊?
2016-01-20 47559
我为什么要写您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呢? 因为如果您是一位对“心灵成长”感兴趣的人,您一定想了解什么是“心灵、精神、生命素质方面的成长”?那么心灵、精神、生命素质如何才能成长?以及这些精神体的成长又是为了什么? 我想对这些问题做一些表述,所以开始写这样的文章。 那么,我又有什么样的资格来写这样的稿子呢? 因为,我曾经跟随一位心理学导师,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在他的工作坊里面学习,随后我又花了近三年的时间陆续上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导师们的工作坊,从催眠到梦的解析到舞蹈治疗到心理剧到家族系统排列到冰山模式再到呼吸疗法,嗨,好一长串。 并且在上这些工作坊与课程的期间,我精读了大量的关于心理学、生命科学和灵魂学方面的著作。由于某种特别的机缘,我不停地在获取这些珍贵的书籍,其中大多数的版本是在国内从未出现过的。但是直到现在,也就是五年之后的今天,我才有一点点明白工作坊到底是什么,它如何能对一个人的本质发生作用,并且它又是如何运作的。而与此同时我非常讶异地发现有些人居然在只听过几次课,上过几次工作坊之后就声称已完全了解其中的意义,甚至马上由学员转变成一位导师?! 那么我写这篇稿子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因为我以自己的整个心智觉察到这个时代需要某种心智和精神上的启蒙,而我是其中一只小小的蜡烛。 虽然,我的才学如此简陋微不足道,但我还是想鼓足勇气把我所经验到的这门学科的内核精神传达出来。 ·工作坊存在的目的是改善一般的人性,发展出高等人类意识,或者说某种更精致的生命素质。 ·在工作坊中,好的导师通过一场又一场看似事先布局的活动和经验,让一个人尽可能地活出知识。 ·心灵导师本身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其工作坊的品质。 ·在工作坊中,一个人的本能、理智、情感、灵识是需要共同完善的。而这绝对需要花费一个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在您看我这篇文章之前,我请求您回到您生命的中心,因为您若对这样的文章发生了兴趣,那说明您是一位真理的求知者,您本身走在路上,所以请不要偏离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我所做的只是试着协助您看清一些标识和路障,愿您一路走得更远更好。 生命中的第一个工作坊 当我在五年前的某一天踏入我生命中第一个工作坊开始学习的时候,我还并不明白那是什么。 我只看见,有十多个人环坐在一起,在这些人的中间,有一位导师样的人在讲些什么。 由于参加这样一个工作坊花了我不少钱,所以我也马上坐下来,眼睛眨也不眨地听。 那是一位来自境外的优秀导师,五年之后的今天我更加确认我的鉴别力,在当时我是用直觉鉴别的,因为我坐在这位导师的身边时,心中有一种特别清凉的感受。 这位导师有着极强的语言天赋,常常让人爆笑。但是奇怪的是,当我们重复这位导师的笑话时,只会让人觉得粗鄙不堪,可是当这位导师自己说起这些笑话时,却处处显示出机智与欢乐。 于是我就在思考,在语言的背后是否还暗藏着某种品质,正是这种品质赋予了表达者某种能力,让他能够营造出或清凉、或欢乐或庄严的场域? 并且我还觉知到越是在工作坊中听到如洪钟灌耳的真言,我在课后就越是不记得,而那些让我在课堂上听得迷迷糊糊的话,也就是当时我虽然听到但却无法了解的话,诸如: 世界的真相,就是它的真相不只一个; 越是温和的人对别人的愤怒越是敏感; 导师的品质胜过一切经文; 最热闹的地方有最孤独的人; 受伤的灵魂从不敢舞蹈 …… 却在生活的活生生的事实中,让我得到了最大的益处,成为了我的一种生命经验。可是当年的我常常在这些如格言般的话语中昏昏欲睡。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才了解到,真理是需要你具备了承载真理的素质,才能被理解和运用的。而那时候的我,是不具备这些素质的。 当我发觉到原来我是个素质不够的人的时候,那种羞愧实在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位文字工作者,并且我认识一大批与文化事业相关的人士,也就是知识分子阶层,在这个阶层里有人文学者、哲学家、作家、文学评论家。天啊,只要看看我写的这些,你就知道我当时在文化上有一种浅薄的虚荣,认为拥有知识就等于拥有了素质。 可是知识与素质完全是两回事。 有时候拥有知识,只意味着你在头脑中收集了某些领域的知识;而素质则意味着你了解了某些领域,并且亲身深入其中,用你的行动、感知和觉察实践了这一切。 工作坊里发生了什么? 在工作坊里,我开始了解什么是头脑,什么是身体,什么是情绪感受。我仍然要强调的是“了解”而不是“知道”,“了解”里有着一份身入其中的经验,而“知道”只是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 当我在静止的冥想中,我了解到头脑是怎样七嘴八舌的想来打扰我; 当我在呼吸律动中,我了解到身体原来可以自己舞蹈; 还有我的情绪,在与团队成员的互动中,我惊奇地了解到我原来如此的骄横放纵。(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国的文化环境,有许多人的情绪和情感是被打压的,但是我对自己的觉察是,我是一位纵容情绪的人。纵容情绪,对于生命的品质同样是一种破坏。) 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这样的觉察。并且糟糕的是,我所处的那个工作坊里大部分学员都是压抑情绪和情感的人,导师常常站在以大局为重的出发点上,设计的活动大部分都是释放情绪压力。而这对于我来说近乎于助纣为虐。 我相信许多在情绪上把握不住的学员应该吃过与我一样的苦头。当我带着从工作坊里练就的坏脾气回到生活中时,嗨哟,简直像一个火星人来到地球上一样。 为此我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伤害了当时生命中最亲密的人,并且几乎没有任何弥补与挽救的机会了。 但是也正如同灵学大师葛吉夫所说的那样:“人是不会珍惜他没有付出代价的东西。” 在这样的代价中,我了解到了什么是情绪的力量,发现了自己生命环节中最薄弱的部分——缺乏驾驭情绪的智慧。当血淋淋地从伤口中爬出来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理性的力量,并且深刻地体认到失去了理性这位驭者,感性将成为悬崖边飞奔的烈马;而失去的感性,理性只能沦为虚弱的论道者,唯有两者平衡的发展才有可能进化出更高的能力——生命的素质。 什么是生命素质的改变? 生命素质的改变是透过克服困难而达成的。 就如同我前面所写的一样,我驾驭情绪的智慧来自于我从情绪这匹烈马的身上摔下来过,然后我又一次的骑上去,重新调整鞍座,拿起缰绳,继续奔跑,然后再一次的摔下来…… 直到有那么一次,我用我的身体感觉到了马儿奔跑时的韵律,用我的头脑记住了什么时候要收缰放缰,用我的心灵捕捉到了马儿的喜怒哀惧,当我与我的“情绪之马”和谐一致并且收放自如时,我便具备了一位骑手的基本素质了。 而这种素质是你无数次从马背上摔落而你又不断地爬起来,并又一次跨上马背而获得的。请记住,素质的获得不仅仅是从马背上摔下来经验,而是你又爬起来的那股意志力,和你又一次跨上马背的那股勇气,是这些东西的一个整合。 当你的经验加上你的意志力加上你再试一次的勇气,这一切成为了你的素质。 而一个好的工作坊,一个好的团体,一位好的导师教给你的就是这些东西。 在一次工作坊里,我就亲身感知到了这一切。那是一次完形团体的心理剧工作坊,一位扮演传教士的学员深深地震撼了我,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在工作坊中,也许是某种集体意识的原因,差不多一半的学员都在捉弄一位扮演传教士的学员,但是在轮番轰炸的恶作剧和嘲笑声中,这位扮演传教士的学员一次又一次地捡起他的十字架(两根树枝绑起来的)并坚持他的布道。我看着整个过程,直到泪水不可遏制地流了下来…… 虽然那只是一次心理剧的角色扮演,但是我却从中瞥见了人有可能发展出的意志力和人有可能成为的不朽。 也就是说我在那样一次经验中发现了人性中某种更高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是可以靠着克服逆境,带着觉察,以及向着不朽的灵魂品质前进而产生的。 导师的品质 在工作坊中一位真正好的导师除了能看见你心灵的伤口,还能看到你灵魂的力量。他不会给你任何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会把一种精神力量传达给你,让你有勇气去面对你生命中的各种问题。 有一次工作坊里,一位童年曾遭遇了极大挫折的女学员在一个活动中又一次触碰到了痛彻心肺的记忆,那位女学员哭着拜倒在导师的脚边,请求导师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位导师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位女生,用一种近乎冷漠的态度拒绝了。 虽然团队成员对这位导师的看法褒贬不一,但是当时我几乎用本能觉知到这位导师的做法别有深意。后来那位女生成为了我的好友,所以她也对我谈起了这件事情,她说道:“虽然老师没有帮我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伤心。但是当我选择不再跪在那里,而是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有力量多了。因为我,就在那一刻,我清楚地了解到我不再是那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了,而是已经二十五岁了,我完全可以站起来做出新的选择。”我注意到这位好友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是带着尊严的。 无独有偶,著名的系统排列大师海宁格先生也曾经这样处理过工作坊中的个案,面对一位宣称要离开工作坊去自杀的女人,海宁格先生的选择是:“忘掉这个人。” 结果那位宣称要去死的女人,第二天又自己回到了工作坊中,并且带着从所未有的新力量。 由于我亲身经历过这些,所以每当我看到一位真正的导师不选择成为一位救主,而是带着意志与勇气,协助学员找回那本来就属于他的力量时,总是感触良多。 而这一切,都不是短时间之内你所能了解的。我也是花了许多时间进行探索与学习,并且对一些真正的经过长时间受训的导师们进行采访与深度的谈话才慢慢地了解。 有这样一个关于导师的故事,曾深深启发过我: 在一所修道院里有两位修行很高的修士,一位叫做阿尔修士,一位叫做赛兹修士。赛兹修士开始讲道,就像天堂的鸟儿在唱歌,让每个人的灵魂都如沐春风。但是当阿尔修士开始演讲的时候却几乎有反效果。他的话说得不好,咬字不清。 可是奇怪的是,赛兹修士的话在当刻越是发人深省,那股印象也消失得越快,直到像流沙一样在听者的心里一点不剩。而阿尔修士的讲道虽然一开始让人发木,但是其要义却会渐渐明朗,整个儿灌注到听者的内心,令人永志不忘。 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赛兹修士的讲道完全从他的头脑出发,因此也对我们的头脑发生作用;但是阿尔修士的讲道却是从他的素质出发,因此对我们的素质产生了作用。 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是,知识和体验是不同的,只有亲身的体验才能导向素质,而知识不过是过眼的云烟。 一位真正的导师教给你的并不是知识,而是让你体验到你本来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作坊? 工作坊之所以被称之为工作坊,即意味着工作自己,其意义在于“做”:让一个人不仅只是思考和感受他的信念价值,还要让一个人尽可能“活出”他的信念和价值。在工作坊中,好的导师会通过一场又一场看似事先布局的活动和经验,让一个人尽可能地活出知识。只有活出来的知识才能成为素质。 当年我进入工作坊里学习,并不是因为我缺少知识,而是因为我缺乏某些素质,正是因为这些素质缺乏,令我在情感与事业上都遭遇到了瓶颈。我觉察到我缺乏驾驭情绪的素质,还有就是我极待提升精神意志力。而我对我的生命薄弱环节的觉察,就是我从工作坊的活动与练习中获得的。 而同时我也发现,每一位踏进工作坊的人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痛苦来到了这里,或者说因为各种各样的人性弱点而造成了他们生活中的痛苦不堪,有些人被卡在欲望上,有些人被卡在情感上,而有些人根本就是被卡在头脑上。 我们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大家都有困扰,还有就是我们都想解决问题。 于是我们这些人就一起坐了下来,围成一个圈开始分享各自的经历。所以工作坊也被称之为团体治疗。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种团体性的工作能产生这样的疗效? 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能做的事相当有限,能达成结果也是有限的,但是一个团体加上一位真正高品质的导师就能做一些事情。一个人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一群人就能做到。 对此,团体治疗葛吉夫大师就做过这样的比喻:“你在监狱里面,你想逃离。但是如何逃?必须在墙角挖地道。一个人做不了什么,但是如果有十个或二十个人,大家轮流工作,并且彼此协助,我们就有可能完成地道而逃离。” 当然,少不了那些以前曾经逃离过的人——导师的经验。因为只有他们能告诉你哪种方法有可能逃离,或什么方式能传送工具、锉刀或任何有可能需要的东西。 而工作坊就是这样一个团体工作的地方,是针对你个人心灵工作的地方,同时也是针对整个人类心灵工作的地方。 永远不要迷信 对于“工作自己”这个话题,虽然我觉得我还有许多东西要写,但是限于篇幅,我必须在这里做一个结束(我以后还会继续写的),最后我觉得务必要提的就是: 永远不要迷信! 面对任何学问,你都要保持科学探索精神。 请记住,你在工作坊中学到的一切,都要拿回到生活中去实验一番,千万不要不经过任何实验就照单全收,别不经思考就让某些观念成为你的信条,那样只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加没有方向的人。 特别是最近我看到了许多对心灵培训业的负面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有许多学员都诉说了自己的精神受害过程。如果我们不想以受害者的姿态生活的话,我们就应该引起一些警觉:因为成长不是别人送给你的,也不是你花钱就可以买到的。 我想说的是,智慧、信仰、品质这些东西并不能由别人来送给你,也不是你上了几次工作坊和课程就能得到的。你得把你在工作坊中学到的东西,拿去“应用”然后去“成为”。 如果你觉得上了几次工作坊或课程之后,你的生命品质马上就会得到提升或者疗愈,那么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 在这样一个国内导师还未成形,国外师资极其昂贵,心灵培训行业还处于一个混乱与起伏的时期,你本身就需要具有某种鉴别力。 你需要鉴别你得到的哪些是知识,哪些是素质,哪些是能为生活服务的,是帮助你应付难题与困境的,而哪些只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为复杂、带来新的困境、麻烦和不幸。 你需要鉴别哪些是真正的导师,哪些只是一群毛色炫目的鹦鹉;哪些让你获得了真正的力量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而哪些只想让你拜倒在他的脚边不停地攫取你的钱币。 你需要拥有某种鉴别力,这种鉴别力来源于你独立思考的能力。请事事存疑,请克服内在奴性,别一天到晚梦想着别人会送一个天堂给我们。 所有的一切,都是靠付出过艰辛的努力之后,才能被实现的。也只有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才能让你获得某种精神力的结晶——智慧、信仰或者生命的素质。 最后一句击碎您的渴望救世主之梦的话就是: 虽然导师本身的品质决定了工作坊的品质,但是你能遇上怎样品质的导师与你本身的素质成正比。也就是说,学生的素质越高,所遇到的导师的素质也就越高。 这是一个律则:因为没有人能看到比他自己还高的层次。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东莞站 dg.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