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鲍鹏山讲师,鲍鹏山联系方式,鲍鹏山培训师-【讲师网】
鲍鹏山 2022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百家讲坛特邀嘉宾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鲍鹏山:今天,拿什么来拯救我们自己
2016-01-20 67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短短三十八个字,孔子如此叙述了自己的一生。 此可谓史上最短的一篇自传。后来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向往之的完美人生。孔子所达到的人生高度、宽度和深度,两千五百多年来,不断被阐发;不断激励着每一代中国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鲍鹏山谈—— 先贤的为人处事(与人相处)之道 一、己与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伟大先贤孔子的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己”与“人”的关系,已被镌刻联合国总部大厅。这句话到底讲了一种怎样的关系?深意何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里面两次出现,孔子在回答冉雍和子贡这两个学生的两个不同问题时,都说过这样的话,这还不包括他和子贡、曾参谈话时暗示过的两次。与此相关联的思想表述就更多了。所以,我甚至以为,不是“仁”,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为, “仁”,其实正是讲的“二人”,讲的就是人己关系,群己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底线就是“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可以说,“仁”是概念,而“恕”是这个概念的最基本内涵。按照孔子的解释,这是一个人可以终生奉行并应该终身奉行的人际关系、族群关系、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2、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的先贤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比如“仁者爱人”、“温良恭俭让”、“宽囿”、“忠恕”等等,但是,这些观念今天似乎已经不那么被尊崇了,难道过时了? 只要人还需要交往,需要在人群中生活,这些观念就永远不会过时。很简单,不是别人需要我们爱,需要我们宽宥,需要我们谦让,而是,我们自己需要别人的爱、宽宥和谦让。而爱、宽宥等等,只能由人群提供,而人群中有没有这些,有没有爱,就看我们组成人群的每一个人心中有没有爱。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爱了,我们生活的族群也就没有爱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爱?我们的爱的需求到哪里去满足?儒家伦理学的起点就是“反躬自问,推己及人”。 其实,我们需要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脆弱而不够强大的;我们需要宽宥,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有缺点而不够完美的。简言之,爱,基于我们自身人性上的匮乏。人性不变,爱、宽宥、谦让就永远是我们的渴望。 至于“温良恭俭让”,这是子贡对老师孔子个性气质的描述,后来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基本民族性格和气质。这种整体气质,体现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古老民族的文明和教养,也体现出一个民族深沉的内涵和深藏的力量。这种力量,淡定,含蓄,强大而不张扬,坚韧而不尖锐,恒久而不保守,稳定而不顽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出这样一种伟大的民族气质,实在珍贵,我们不能只用几十年的时间,通过对自身文化的放弃,毁掉这样的气质。今天网络和现实中到处可见的暴戾之气、泼妇街骂、流氓街斗、泼皮腔调,甚至大学教授专家学者所不能免,实在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的文化堕落和文化耻辱。 其实,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争端,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争论,野蛮不是力量,文明才是力量;暴力不是力量,正义才是力量。 二、尊重与自重 1、媒体呼吁人们在公共场所要互相尊重。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是一种很重要也很基础的社会关系,它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形成的? 你所说的“媒体呼吁人们在公共场所互相尊重”,有些媒体是,有些媒体却未必如此。不少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发表的文章,不讲逻辑,不讲道理,只有情绪的宣泄和对对方的毫无学理意义的冷嘲热讽。这种文风与文革文风有着明显的血脉关系,但可悲的是,这类文章却最为受众叫好,因为受众需要的,也不是心平气和的思考和对对方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后对对方做事实或价值反驳,他也只需要情绪的宣泄。这是一个宣泄的时代。但是,一个大国,非理性的作者和非理性的受众甚嚣尘上,是危险的。因为,大国之力量的最终体现,乃是国民的强大,而国民强大的最终体现,不是国民的暴力,而是国民的思想能力。一个文明古国,一个有着几千年文章历史的古国,非理性的情绪宣泄的文字充斥媒体,更是文明的耻辱。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越是没有论证过程、越是蛮不讲理、越是极端偏激的言论,传播得越快越广,很多人深谙此道,以此博取眼球。但是,这类言论,伤害的是他人、伤害的是社会的良知和理性。所以,孔子讨厌巧言令色,要人们说话慢一点:“仁者,其言也讱。”仁德的人,说话慢一点,不要不经过大脑就滔滔不绝。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正如到处充斥谩骂是不文明的表现一样。 2、人在社会中应该尊重别人什么?同时靠什么让自己被尊重?尊重与自重,二者是排斥的还是相辅的? 尊重他人,有两种层面: 一,无条件的尊重。就是尊重任何一个人的人格、人权和人生。不能无端侮辱一个人的人格,不能无端剥夺一个人的人权,不能无端妨害一个人的生活。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底线。 二,有条件的尊重。比如一个人贡献大,人品好,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孟子就讲过受人尊敬的三个条件:地位高、年纪大、德行好。这种有条件的尊重或尊重必须有条件,是有一定道理和正面价值的,它会促使人们道德上进,促使人们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所以,一方面我们倡导无条件的尊重,但是,也要提倡有条件的尊重。没有无条件的尊重,文明没有底线;没有有条件的尊重,文明不会进步。 每一个人,既有权利获得他人的无条件尊重,也有义务争取他人的有条件尊重。 无条件的尊重体现的是社会的文明,有条件的尊重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无条件的尊重是保护力,保护人的基本权利;有条件的尊重是提升力,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三、争与让 1、人们说公共场所的争执往往起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有多少事是大事呢?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正是从这些小事反映出来的吗? 孔子说:“其争也君子。”孔子不反对争,但他要求人们不要有小人之争,他要的是君子之争。君子之争有两个内涵:一,君子所争之物:是非;二,君子之争之手段:规则。那今日市场经济,人们在市场上争利,是君子还是小人?争正当的利,就是君子,争不正当的利,就是小人。用正当的手段争,就是君子;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争,就是小人。正当的利为“是”,不正当的利为“非”。所以,君子争是非,并不是说君子不争利,利与是非不是同一逻辑层面的东西,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而是互相包含的关系,利中包含着是非,君子争利,就是争利中的是非。比如,国家人民之利,就为“是”,贪官污吏奸商之之利,就是“非”;个人合法权利,就为“是”,不合法之利,就是“非”。维护个人的合法权利,在儒家看来,就是君子维护正义,而不是所谓小人争利。有人说,儒家文化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不适应竞争的年代,这是误解,儒家不反对竞争,恰恰相反,儒家是非常具有竞争性的学派,只不过它特别注意竞争手段的合乎道德,于是儒家特别着力为竞争制定规则——它反对无规则的争。儒家特别强调程序正义,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种精神,非常现代,非常重要。 鸡毛蒜皮之争,往往出于意气。这样的争,是儒家反对的。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把这种出于一时意气的无原则之争,看成是人的迷惑。孟子把“好勇斗很, 以危父母”(《孟子·离娄下》)看成是五不孝之一。荀子说“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荀子·荣辱》) 为什么儒家三巨头都反对这样的意气之争?因为这样的争,没有价值,反而要伤害价值。文明的人,尽量不要卷入意气之争。文明的社会,要尽量减少这样的义气之争。 2、老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现在人似乎觉得中国传统的忍让观太陈腐了。那么何事该争?何时该忍?大家都忍让,坏风气会不会横行霸道?好人会不会永远受气? 这事不能一般而论,要看情况。原则上的事,事关基本权利的事,不能老是提倡忍让,因为忍让就是让渡权利。一个国家搞得人民习惯性让渡权利,既鼓励了坏人,容易形成恶人得势好人憋屈的社会氛围,更糟糕的是,还可能导致公权力无限膨胀,损害人民利益,不利于建立服务性政府,损害政府形象和党群关系。直言之,人民自觉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在为国家进步做贡献,为改革开放做贡献,就是爱国。而那些鼓吹“爱国”而主张牺牲国民利益的人,其实是在“害国”,因为按照他们的主张建设出来的国家,不能保护人民的权利,人民不会幸福。爱国,就是要把祖国爱成一个人民生活在其中觉得自由而幸福的国家。 中国社会在明清以后,进入非常黑暗的专制时代,面对强大的体制,人们颇感个人的渺小,反抗往往只会加重自己的损失和伤害。于是形成了类似于“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忍字头上一把刀”等等犬儒哲学、奴隶哲学,国民性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负面的东西,严重地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并导致国穷民弱,中国整体上的落后于世界,就是在明代中期开始的,我们要好好反省这种体制的后果,反省这种强大体制对人民自由空间的挤榨所导致的民族悲剧——鸦片战争失败的祸根,可以追溯到明朝的集权体制。 在这样的集权体制下,人民无奈之下的“不争”而忍让,是我们今天要否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人在社会中,很多不是事关基本权利的时候,还是要讲退让的,不能事事占强。社会总有竞夺,竞夺总不能以力量为唯一胜算,总不能以一切据为己有为唯一目标,那人类社会就变成丛林,弱肉强食了。所以,人一定要学会“让”。 人类学会“让”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就出现了。 维护自己的权利,是我们的权力。 学会谦让利他,是我们的道德。 四、耻与勇 1、古人说:知耻近乎勇。为什么把耻与勇放在一起?见义勇为需要勇敢,公众场合需要有羞耻之心,这二者是什么关系? 《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仁、智、勇被传统文化称为“三达德”。喜欢学习不仅是智慧和知识的来源,其实,喜欢学习就是智慧的体现。试想一下,一个人喜欢学习力求上进,另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不已经体现出两者在智慧上的差异了么?所以,人们常常说,结局在开始就已经注定。这就是“好学近乎知”。同样,“力行近乎仁”,仁德是力行的结果,但是,一个人在他开始尽力实行道德时,他心中已经有了仁——心中无仁,她就不会尽力践行仁?“知耻近乎勇”,有时候,做,需要勇敢;停,也需要勇敢。把正在做的错误的事停止下来,不仅需要抉择,还需要决断,决断,否定自己,否定过去,就是勇敢。改革开放之初,党否定文革,否定两个凡是,检讨十年浩劫,不就体现出一个政党的勇敢?有所为,是勇敢,有所不为,也是勇敢。为什么有所不为?因为知道有些事可耻的,不能做。 孔子和孟子都特别强调人的“耻感”,都特别斥责“无耻”。孟子说:“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那意思,就是,一个人一旦无耻——简直没有比它更可耻了!孟子接着说:“耻之于人大矣……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耻感对于人来说,太重要了!不以不如别人为耻,他怎么会奋起直追,赶上别人呢!可见,在孟子看来,无耻之人,就会失去道德上的自我反省,从而永远甘居下流而不以为耻。所以,耻感,是人改变自己,脱胎换骨,追求上进的前提,也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内在力量。这就是“知耻”和“勇敢”的内在逻辑联系。 2、羞耻感对于文明社会有多么重要?为什么人们受教育程度高了,羞耻感反而降低了? 羞耻心是孟子讲到的人之为人所必备的“四心”或“四端”之一,《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义也。”何为义?义就是“宜”,就是行为的正当性。所以,没有羞耻心的人,是没有正义感没有是非不知好歹的人,是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约束自己的人;缺少羞耻感的社会,也一定是缺少正义的社会。 我不认为受教育程度高了,羞耻感反而会降低这种说法。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也没有过这种违背基本良知的观点,除了什么“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和张春桥的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等为代表的文革时期的观点、民粹主义观点。 但是,正如你所说,在中国的今天,我们确实看到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者,甚至某些专家学者的表现,比起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更加的厚颜无耻,其言行更加粗鄙下流。但是,这种奇怪的非正常情况的出现,不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更多的教育”,而是他们受到了“无耻的教育”——我这里讲的“无耻的教育”,有两个含义:一,没有 “羞耻感”的教育。这种教育只有知识传授和专业技术训练,缺乏诸如孟子“四心”之类的良知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教育程度”的高低,只在于知识和技术的多少,而无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说,没有关于“羞耻感”的教育;二,更糟糕的是,有些教育本身就是有严重价值观错误甚至是可耻的,就是人称“洗脑”的教育。 五、恕与责: 1、孔子的弟子评价老师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如何掌握宽恕与苛责的尺寸? 有两个层面值得注意。第一,孔子对人的很多缺点都是宽恕、并提倡大家宽恕的,他唯一不宽恕的,就是对别人的不宽恕。 第二,要分清公德和私德,要分清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要分清知识问题还是价值问题。就是说,公德问题,价值问题,不能含糊,公共生活领域,不能含糊,对违背公德的行为,对在公共生活领域损害公共利益的人和事,对于缺少良知唐突价值的人,必须严肃以待。因为不这样就不能清洁世道,不能维护社会正义。但是,在私人生活领域,对一个人的私德,对于一个人知识上的不足或认知能力上的缺陷,则应该予以最大程度的宽容。 有一次,樊迟陪着孔子散步,问老师如何才能消除心中的恶。孔子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批判自己的错误,不攻击别人的缺点,就是消除内心的恶。(《论语·颜渊》) 可见,孔子把对别人的不宽恕看成是恶。所以,我前面说,孔子宣扬宽恕,践行宽恕,他不宽恕的,就是对他人的不宽恕。 他的另一个学生端木赐子贡喜欢攻击别人。孔子说:“赐啊,你就那么好吗?要叫我呀,可没有闲功夫去指责别人,我努力自己做好还来不及呢。”(《论语·宪问》) 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真的需要适度的宽容,或者最大限度的宽容。 艰难的人生,需要宽容的社会。 脆弱的人性,需要慈悲的情怀。 子张向孔子问怎样才算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做到五点,算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点?”孔子说:“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这五个字里,都是善待别人的,没有一个字是苛刻待人的。 2、孔子是个好好先生吗?对什么样的人与事又不应该“恕”呢? 好好先生在孔子看来是“乡愿”,是被孔子斥责为“德之贼”的人。孔子的宽容,如上所述,是私德或私人生活以及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唐突价值、缺乏良知、危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孔子在往往疾言厉色,毫不乡愿。就是这个如此“宽容”的孔子,却也是很“苛责”的人。 比如,他斥责三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斥责“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这些地方,我们看到了一个方正刚直的孔子。 3、在人与人相处中,孔子也很强调“忠”。它与“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忠” 的定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但问题是,每个人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有相同的欲求,也有不相同的爱好。简单地以为自己想要的别人也一定想要,从而一定让别人要,就是强加于人,是好心而办的坏事。这类情景生活中太多了。 孔门师徒对此是有警惕的。孔子就劝过子贡:“给朋友忠告并好好引导他。但若对方不听,就停止,不要自取其辱” (《论语·颜渊》)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殷勤,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殷勤,就会被疏远” (《论语·里仁》),除了对君,对友,对父母,也要适可而止: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可见,忠,只是相对真理。它是一柄双刃剑。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它还会被坏人利用。坏人假冒对我们“忠” ,来代替我们选择和思想,从而奴役了我们的灵魂。如果说武力的压服和专制是强奸民意,那么,以“忠” 的面目来实现的专制,就是诱奸民意。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中出现两次,我以为,“恕”是孔子最伟大,最人道,最人权的思想。 特别需要指出的,也特别有意思的是,“恕”所包含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念,恰恰是对“忠”的片面性的纠正,是对“忠”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的预防。 六、德与怨: 1、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也不赞成“以德报怨”,而要“以直报怨”。可是生活中有许多““以德报怨”例子不是都把矛盾化解了吗? 关于如何报怨,有三种选择: 第一,以怨报怨;第二,以德报怨;第三,以直报怨。 我们来看看孔子的回答:“如果你以德报怨,那你拿什么来报德呢?正确的做法是:用公正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首先,我们看,孔子没有说“以怨报怨”。这是必须坚决摒除的选项。理由很简单:以怨报怨时,你将堕落到与你要报复的人同一境界,你将失去报复他的道德优势和正当理由,无正当性的报复不仅无助于建立道德价值,反而是对道德的再一次破坏。 其次,孔子不是说“以德报怨”不可以,他只是认为不应该提倡,不值得作为一个道德命题来讨论。具体到某一个人,针对某一件事和特定的一个人,如果他愿意,他是可以“以德报怨”的,并且能这样做还可能是很可贵的——如你所说,往往还能化解矛盾。 但孔子作为一个伦理学家,他要考虑的是伦理学的秩序与平衡: 假如一个人做了坏事,我们提倡以恩惠来报答他,那么,另外一个人做了好事,我们应该怎样报答他?孔子这个反问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伦理内涵。回答这个反问的答案有两个: 第一,以德报德,第二,以怨报德。 第二个选项显然是不可想象的。于是,就剩下了:以德报德。 结果是:以德报怨,以德报德。 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他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他得到的社会或他人的报答是一样的:德。 这实际上就是打击好人,而怂恿坏人。 一个人做坏事理当受惩罚,付出代价,这样才能让人不敢做坏事; 一个人做了好事理当有好报,这才会鼓励人们做好事。社会就应当形成这样的风气和大环境。 “以德报怨”还会使道德自身很尴尬,道德自身被置于一个或有或亡的危险境地。为什么呢? 因为,正如上面分析的,“以德报怨”使得一个人,做好事也好,做坏事也好,结果一样——道德约束力没有了。 其次,从道德的角度讲,当道德要求人们对坏人“以德报怨”时,道德首先就自己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以德报怨”这个命题更糟糕的地方就在这里:它把“道德”当做奖品,赠送给做坏事的人了。 孔子实际上在提醒我们:道德一旦极端化,不仅会取消自身,甚至会助纣为虐——它使得做坏事不但没有成本,还有报酬。 所以,“以德报怨”,看似“道德”,实际上倒是起了不道德的作用:使不道德的人可以肆无忌惮,不用担心承担什么后果。 可见,提倡“以德报怨”不但不能促进道德,反而要“促退”道德。 所以,孔子提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即使是坏人,他也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既不特别宽恕他,更不过分报复他,让他得到他该得到的。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东莞站 dg.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