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李蕊讲师,李蕊联系方式,李蕊培训师-【讲师网】
心理学、教育学博士实战专家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蕊:电话恐惧:等待还是行动?
2016-01-20 68629

本案例已发表在2011年8(下)期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卫生部优秀期刊《家庭医学》 杂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编的话

很多人在面对一件事情时,会有两种心态:等待事情的发生变化,或主动行动去让事情发生或改变。

两种心态表现出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被动、主动。有一句好玩的话说“如果等待有用的话,乌龟早就统治地球了”。运动品牌李宁在改变LOGO后也改变了自己的宣传口号,从“一切皆有可能”改为了“让改变发生”。这个口号的改变,也从一种静态改为了主动,潜意识中的态度已经发生改变。

电话恐惧:等待还是行动?

案例

我今年25岁,原来做网站的,由于工作变动,需要我做网络销售,每天给陌生人打电话联系工作,由于之前一直是做技术的,人比较内向,不属于很健谈的那种,感觉一时很不适应现在的工作性质。最让我头痛的就是每每拿起电话就犹豫,心跳加快,出汗,不敢打电话过去问人家要不要我的东西。还有很搞笑的是我要在旁边没人的时候才敢打,要有人在我会觉得不自在。有的时候打1个电话都会酝酿半天,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半年,且越来越严重了,为此我非常苦恼。

其实我也不是口才很差,我之前做过销售员,跟客户沟通一天都没问题的,后来我也做过售后服务,就是出了问题要跟客户沟通那种的,那时我也没这种心理障碍,通常抓起电话就打了,一天也打十几个陌生电话的。可能心态不一样吧!

我平时比较喜欢用QQ交谈业务的,而且我们做网络销售的,主要工具也是QQ的,我发觉我在QQ上跟客户交谈很谈得来的,可以很快把客户变成知心朋友的,就是在电话上表达不出自己的感情出来,而且很怕给一个陌生人打电话,老是在想,人家拒绝我怎么办;会不会打扰别人工作;客户会不会不喜欢我的产品等等想法的。

我一拿起电话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浑身不自在,不知道该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强迫自己去打电话。我感觉这是一种心理障碍,今天一整天了,都没打出一个电话,我真的很郁闷。这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我是个对工作要求很高的人,追求完美,我该如何克服电话恐惧,是等待还是行动?

李蕊点评

原因分析

这位朋友出现不敢接听电话的原因,首先应激源是由于现实的刺激:工作内容的改变,由原来的搞技术的内勤工作,到现在一线直接通过电话联系客户的工作方式。角色的转变会很不适应,再加上业务不熟悉,更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不能勇敢面对且自信心不足。其次,由于性格内向,最求完美,不见谈,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在高压力的现状下,没有平衡好自己的心态,所以症状越加严重。

他的表现以恐惧为主,对打电话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且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有持续的回避行为,也知道自己恐惧过分是没有必要、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因此可以确定为社交恐惧症。

恐惧的心理透视

恐惧是意识到危险或面临某些危险时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不愉快的情绪。但并非性格缺陷,而是一种用以保护个体的生存机制。

社交恐惧心理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人某些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但大部分是从环境中学习获得的。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心理。恐惧的内容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变化的,与认知发展水平,主导性活动、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这种人往往非常愿意和人交往,但是又害怕自己不够完美,在人面前怕丢面子。与人交往过程中很难客观的认识自己,自信心不足,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害怕与人交往。渐渐形成恐惧心理。

应对策略

1、改变内向的性格。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和人讲话,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对外界事物的多种兴趣,努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2、练习。对于做某些事情你知道的越多,或者对于如何反应你越清楚,你的恐惧感就越小。如果做事情你想做但害怕,就不断练习,这样你将产生“我能做”或“自信”的感觉。

3、运用所学知识终止恐惧。恐惧是一种保护机制,找出你所恐惧的事物。恐惧体验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是不可预知或不确定性。因此,如果当事情可预知时,恐惧会减小。你所获得的信息越准确越现实,你处理起来就越觉得有准备。

4、缓解与恐惧相关的躯体应激和情绪的方法。如体育锻炼,积极自我对话以及渐进式肌肉放松或静思。

5、关注小事。小事一般是可以控制的。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步骤进行。

6、心理治疗。采用行为疗法,即“系统脱敏法”。对恐惧体验建立等级,从无恐惧或最小恐惧到最强烈的恐惧体验,逐步克服。一般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也可以采用“满灌疗法”,即将你持续直接暴露于所恐惧的物体或情境前,直到你的恐惧减少。

总之,当恐惧持续发展至失控程度,阻碍我们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就应该勇敢地面对,等待只能使症状更加泛化,从现在行动起来,才能最终战胜它。

背景链接

社交恐惧症的成因

生理原因  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心理原因  社交恐惧症患者一般自尊心较强,害怕被别人拒绝,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

家庭原因  从小性格受到压抑,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社交的技能,或者是家庭搬迁过于频繁。

社会原因  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与人交往时受到的挫折居多。

思维方式  性格其实就是人自身思维方式的一种外在体现,不正确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社交恐惧症。比如过分的完美主义者受到打击后带来的过分自身反省,每个社交恐惧症患者都应该对“自己”(本我、自我、超我)有充分的了解。

性格原因  性格本身就害怕做事情出现问题,害怕和人交往,担心和人交往别人会看出自己的某些缺点,从而导致回避社会。不愿意和人交往。

社交恐惧症主要分类

一般社交恐惧症

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惧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你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你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你的权利。

特殊社交恐惧症

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惧症,你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你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惧。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惧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   

社交恐惧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这两类社交恐惧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战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常见细分类型

赤面恐惧

一般人在众人面前时,经常会由于害羞或不好意思而脸红,但赤面恐惧患者却对此过度焦虑,感到在人前脸红是十分羞耻的事,最后由于症状固着下来,则非常畏惧到众人面前。患者一直努力掩饰自己的赤面,尽量不被人觉察,并因此十分苦恼。

患者惧怕到众人面前,在乘公共车时,总感到自己处在众人注视之下,终于连公共车也不敢乘。如有位赤面恐惧的学生患者,对上学乘公共车感到痛苦,便总是在别人上车完毕,公共车快开时才匆匆上车,以此方法避开人们的注目。因为坐下会与别人正面相对,便干脆站在车门口来隐藏自己的赤面。又如一位学生患者,因赤面恐惧而不能乘公共汽车,只好坐出租车或干脆步行。上述症状在正常人看来似乎很可笑,但对患者来说却象落入地狱般痛苦不堪。他们觉得不治好赤面恐惧症状,一切为人处世等都无从谈起。

视线恐惧

患者主诉与别人见面时不能正视对方,自己的视线与对方的视线相遇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至于眼睛不知看哪儿才好。患者一味注意视线的事情,并急于强迫自己稳定下来,但往往事与愿违,终于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谈,谈话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往往失去常态。

有的视线恐惧患者与许多人同在一个房间时,主诉不能注意自己对面的人,而强迫得注意旁边其他人的视线,或认为自己的视线朝向旁边的人而使其感到不快。结果患者的精力无法集中于对面的人。有的学生患者在上课时,总是不能自已的去注意自己旁边的同学,或总感到旁边的同学在注意自己,结果影响了上课,并给自己带来无比的痛苦。

表情恐惧

患者总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被人看不起,对此慌恐不安。表情恐惧多与眼神有关。患者认为自己眼神令其他人生畏,或认为自己的眼神毫无光彩等。

有一位表情恐惧患者,他固执的认为自己的眼睛过大,黑眼球突出,这样子被人瞧不起,又认为自己的表情经常是一副生气的样子,肯定会给别人带来不快,他冥思苦想,竟然使用橡皮膏贴住自己的眼角,认为这样就会使眼睛变小,但眼睛承受极大的拉力,非常痛苦,也很难持久。最后,患者下决心动手术,当然没有一个眼科医生会给他做这样的手术。

异性恐惧

主要症状与前几种情况大致相同,只是患者在与异性或者自己领导上级接触时,症状尤其严重,感到极大的压迫感,不知所措,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与自己熟识的同性及一般同事交往则不存在多大问题。

口吃恐惧

口吃恐惧可归类于社交恐惧的一种。患者本人独自朗读时,没有什么异常,但到别人面前时,谈话就难以进行,或开始发音障碍或才说到一半儿,就说不下去了,患者对此忧心忡忡,因不能顺利地与人交谈而感到自己是个残缺的人,终于因此而非常苦恼。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东莞站 dg.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