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敏,胡伟敏讲师,胡伟敏联系方式,胡伟敏培训师-【讲师网】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胡伟敏:NLP的「表像系統」
2016-01-20 41231

D1:NLP的「表像系統」

◎ 所謂「表像系統」:(Representational systems)

  • 人類是透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來認知外界的現象,構成所謂的「主觀經驗」。感官表像的排列組合,形成我們行為的世界地圖、世界模式或世界觀。
  • 我們以我們感官來重現自己的經驗,所以感官在NLP裡被稱為表像系統。人類頭腦的種種複雜活動是由最基本的「表像系統」組成。所謂「表像系統」即是指圖像(Visual),聲音(Auditory),內在對話(Auditory Digital),感覺(Kinesthetic),嗅覺(Olfactory)及味覺(Gustatory)。
  • 在NLP「感官的認知」被稱為「表像系統」,總共有五種「表像系統」 。

1.    (視覺的,簡寫為V)

2.    (聽覺的,簡寫為A)

3.    (觸覺的,簡寫為K)

4.    (味覺的,簡寫為G)

5.    (嗅覺的,簡寫為O)

  • 一般來說,組成「心略」的主要「表像系統」,主要是前四種。這些表像系統可以再細分為:
  •   (視覺的,簡寫為V)-----可分為:

1.  外視(Ve)代表「看見外界的」某樣事物。

2.  內視(Vi)代表「看見內心的」某樣事物。內視又可分為:

3.  內視回想(Vir)

4.  內視構想(Vic)

  •   (聽覺的,簡寫為A)-----可分為:

1.  外聽(Ae)代表「聽見外界的」某種聲音。

2.  內聽(Ai)代表「聽見內心的」某種聲音或對話。內視又可分為:

3.  內聽回想(Air)

4.  內聽構想(Aic)

5.  內在對話(Ad)---聽覺用字」,表對說話者所說的內容感受較強。

6.  而(At)---聽覺用話」,表對說話者的口氣感受較強。

  •   (觸覺的,簡寫為K)-----可分為:

1.  外感(Ke)代表「觸模」某樣東西。

2.  內感(Ki)代表「內心的觸感」(感覺)。
i
代表「內心的」、e代表「外界的、t代表「口氣的」、d代表「用字的

  • 當頭腦開始活動的時候,這些「表像系統元素」便會以不同方式的組合。「心略」就是這些「表像系統元素」組合的次序。因此「心略」是由1.「表像系統元素」。2.「元素的次序」組合而成。
  • 辨別他人是在什麼「表像系統」裡的方法有二:
    1.感官用字或用詞。
    2.解讀線索。

◎ NLP策略註記法:

  • Vi  視覺內部        你有什麼內在的畫面?
  • Vc  視覺建構        你看起來像什麼?
  • Vr  視覺回憶        你看到什麼往事?
  • Ve  視覺外部        你看到週遭什麼東西?
  • Vd  印刷的文字      你在讀什麼?
  • Ai  聽覺內部        你在腦中聽到什麼?
  • Ac  聽覺建構        你是否聽到某人在講…?
  • Ar  聽覺回憶        你是否記得某人講過…?
  • Ae  聽覺外部        你是否聽到週遭什麼…?
  • At  聽覺聲音        你聽到什麼聲音沒有…?
  • Ad  聽覺數位 (語言)  誰在說話?
  • Ki  觸覺內部        你內在的感受為何?
    Ki+ 觸覺正面感受    這是否有一舒服的感受?
    Ki - 觸覺正面感受    這是否有一不舒服的感受?
    KiM 觸覺後設感覺   (直覺地知道) 覺得這個對嗎?
  • Kc  觸覺建構        你想像躺在充滿魚隻的床上?
  • Kr  觸覺回憶        你記得曾經覺得…?
  • Ke  觸覺外部        你身體的外部感覺為何?
  • /      比對
  • Ve/Vc  比對/測試,外部視覺與內部視覺的比對。
  • (?)   猶豫
  • ●    決定點
  • →    類比的聯結
  • D→   數位的聯結
  • 【Vi→Aidt→Ki】→KiM相反
  •  Ae→Ar→Ve/Vi→●→Ke→Ve→Ki→Aed→跳出
                   ↘Ki→Ke→跳出

◎ 表像系統的「心序」是什麼呢?

  • 構成「心序」的基本單位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感覺」,它又分為「對內的感覺」(internal)和「對外的感覺」(external)。
  • 說的更清楚點,「心序」就是把我們對外界的認知,好好地組合,然後在內心裡呈現出來。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序」,且一成不變地產生個別的心境和行為。所以若能知道別人的「心序」,便能使他與你契合,任何的意見交流都能很順利地引出他的回應,使他變得難以抗拒。

◎ 表像系統創造内在的世界:

  • 你創造了你的現實之圖後,你就要依賴它而活了。所以,當你在創造它的時候,要記得兩件事件:

1.  你如何運用五官去感知外在世界,將會影響你在內在世界的思想與經驗。

2.  你可以改變如何運用五官於外在世界來改變你內在的經驗。

  • 我們的腦袋是一部天然的“虚擬實境”的機器。只要一個痛苦的回憶,就可以讓我們再度退缩;而愉快的回憶可以讓我們再度開懷,並重温那愉悦的經驗。只要想想吃檸檬就可以讓你分泌唾液。
  • 我們的信念、價值觀、興趣、職業及一些先入為主的念頭在指導過濾過程,保護我們免於感官超載。 
  • 我們不斷以我们的表像系統,創造我們的内心世界。我們可以創造一些美妙的“感官雞尾酒”。只要你知道,内在世界是由你創造的,你就可以開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創造,而不要再由你的大腦去越俎代庖了。 
  • 就像我們以五官來認知外界的事物,並發展出技巧與各種偏好,我們也以表像系統在我們的内部,發展出技巧與偏好。 
  • 你的偏好是什麼呢?

1.   如果你的偏好是「視覺的」,你可能會對繪畫、室内設計及時裝、電視、電影、象徵物,数學及物理等方面有興趣。

2.  如果你的偏好是「聽覺的」,你可能會對語言、寫作、戲劇、音樂及講課等有興趣。

3.  如果你的偏好是「觸覺的」,你可能會對運動、雕刻、體操、身體工作的治療及田徑等有興趣。

  • 你越去運用你的感官,它就越敏銳,而你也會越重視它們做為「表像系統」。這並不表示你就被限制住,而只是表示你有某項強點,但如你傾向於特別不用那項「表像系統」,你也會有那項弱點。
  • 瞭解你的偏好,就能瞭解你的强處及潛力。很多人以為他們對音樂、藝術或数學没有才華而其實他們只是没有用上做那些事情的適當表像而已。
  • NLP的研究者發現,在教導人們如何發展他們較弱的表像系統後没多久,他們都能很快在那一方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才華來。
  • 當你要重视一個經驗,你總是要應用某一表像系统來將其啟發,這就叫「先行系统」。 
  • 假如是「视覺先行系统」,它會像电腦的滑鼠一樣,只要在上面点一下,整个程式就會展開。
  • 而「聽覺先行系统」,就像聽某首音樂的前奏,一下子就知道整首音樂是什麼。
  • 而「觸覺先行系统」,只感受到一点点感覺,突然間,就可以將你带到那完整的回憶中。

◎ 表像系统與人際關係:

  • 要瞭解你的人際關係情形,表像系统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首先,你怎麼知道别人是如何關心你的? 
  • 有些人是「视覺型的」,他們需要看到情感的展示及關愛的注视。礼物的往來可能是重要的,但他們会在乎包裝,也希望别人如此。另外,如果他們的夥伴打扮得很好,這也是表示他們在乎的證據之一。
  • 聽覺型的」可能需要不斷聽到另外一位講他們在乎他的話。一個可愛的語調是很重要的。而他們也会特别敏感於别人所用的字眼及語氣。因為字眼对他們來講是重要的,所以他們無法原諒那些在生氣或開玩笑中說錯話的話。他們容易與他們在乎的人談話或討論事情。他們也通常以声調的不同來表達他們的感受,並希望别人能聽出他的意思。
  • 有些人是「觸覺型的」,比較喜欢以肢體來展示情感。如果没了那些方式,他們会覺得别人不在乎他而感覺被排拒了。
  • 我們也会比較挑选與我們有相同的主導表像系统的人為朋友,因為我們会有許多相近的興趣。當你知道别人是如何思考,你就能瞭解什麼对他們是重要的,而什麼又会对他們造成困擾。 
  • 比較偏好视覺系统的人」比較会对環境中的淩亂或不整齊,感到不痛快。你如果有一位同事。桌上老是乾乾淨淨,並且知道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他很可能是一個视覺型的。
  • 比較倾向聽覺的人」,就很容易被噪音所幹擾。他們要在比較静的地方才能工作。
  • 而那些「比較倾向觸覺型的人」,就比較喜欢舒服,他們比較敏感於如何及在哪裡坐起來比玫較舒服。
  • 當你瞭解表像系统這東西後,你可以更加瞭解,人與人之間,為何有如此不同。你可以一方面安排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尊重别人的需要。

 

◎ 表像系统的轉換 

  • 人是多感官的動物,没有人一直只使用某種表像系统。如果我們可以這麼做,不就會遗漏這世界上許多不可思議的美丽,而且我們也必定会有某種障碍。事實上,所謂有障碍就是我們所說的那些不会好好利用某種主要系统的人。
  • 我們也應該知道,人們經常由一種感官跳躍到另外一種感官,是為了要獲得他們正在搜尋的訊息的豐富經驗。在這麼做的同時,眼睛就会根據當時正在撷取的表像模式而移動,這就是後面要提到的眼動線索。
  • 系统轉換不是你偶而见到的奇怪现象。在實踐過程中,它隨時發生,而且是我們經驗很自然的表现。但我們对生活的經驗進行回應時,我們不断地從一個表像系统移動到另外一個表像系统,即使我們以為自己是倾向一個主要的系统,我們也是如此不断地變換着。

表像系统的重疊︰(overlapping)

  • 係指運用某一表象系統來接近另一種系統。
    例如︰
    描繪出某種影像,然後聆聽其中的聲響,再感覺親身之感受。
  • 於其中,協助人們在所有的感官,皆能產生豐富、完整及生動的內部經驗。
  • 除了產生具有深遠影響的變動心態的體驗外,也讓他們自己內部的過程,作為可利用的資源,亦即,作為製造所體驗的工具。

 

D2:表像系統的元素

◎ 表像系統的元素感元」 ︰(modality)

  • NLP的假設前題:
    我們透過五官來攝取所有的資訊。
    人們是對他們的現實之圖做反應,而不是對現實本身。
  • 人類的每個腦袋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頭腦不會只是坐在那兒想。我們會主動地探索現實,知覺是由內往外的。當我們在找尋那些我們有興趣或覺得重要的東西時,我們會強化腦中某些神經的聯結,而弱化其他的。我們只會被有興趣的東西吸引。自然界的東西並不會自我貼標籤,是我們將其貼上標籤的。
  • 人類由五類「感元」形成的「內心儲憶」,強弱各有不同,你或許可以把它們看成是構成我們經驗的成分(ingredients)。
  • 我們的「內心儲憶」,是經由五類感覺器官而測得的,換句話說,我們對周遭的認識,是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而傳送的訊息。
  • 因此任何存放於內心的經驗,就是透過這五種感官,其所傳送至腦子的訊息就稱之為「感元」,其中以「視、聽、觸」三種感元為主。
  • 模仿一個人的「內心儲憶」,必須知道每種「感元」成分的精確用量,就能有同樣的「內心儲憶」感受,如果你完全按照他的行為,就能夠做出和他完全相同的結果。
  • 當我們想改變對某事物的看法時,就得改變下列二者:
    第一是「感覺的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內心儲意。
    第二是「行為的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 感元的組成單位稱為「次感元」︰(sub-modalities)

  • 在我們大腦內貯存的個人經驗記憶,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組合而成。分為內視覺、內聽覺、內感覺、內嗅覺和內味覺。這些內感元的細分叫做「次感元」。
  • 任何我們以感官可以在外在世界做的差異,我們都可以在內部重現之。而去呈述的細部我們稱之為「次感元」。
  • 次感元」是大腦儲存資訊的方式,即相對於感元(感官),於其下更詳細的區分。如以視覺經驗來講,視覺影像的亮度、對比、位置、清晰度和大小…等,都可以說是該經驗的「次感元」。
  • 次感元」是「感元」的更小的基石,也是畫面、聲音及感覺更完整的組成要件,「次感元」就是把「感元」更微細的劃分,這是構成任何人經驗的最小且更精確的單位。它們也是讓每個經驗間,有差異的要素。
  • 我們的「希望」、「信念」及「記憶」,都有它的「次感元」結構。而這也是我們以此來賦予它意義。然後我們對它才有感覺。
  • 瞭解「次感元」能給你對自己的經驗,有更多的選擇。「次感元」讓我們可以更加掌握我們的「主觀經驗」,因為我們可以隨時修改它。
  • 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某資源的狀態中的相關或重要「次感元」,你就可利用此模式來調整低資源狀態的「次感元」,使其立即改觀,知道如何使用「次感元」,等於知道如何掌握自己大腦的運作方式。
  • 當我們以改變「次感元」來改變經驗的結構時,其意義也會跟著改變,而當意義改變時,我們的「內在反應」也會改變。
  • 有些特別的「次感元」改變,會特別對你的「內在經驗」有強烈的影響力。這些我們叫做「關鍵次感元」。
  • 次感元」另外還可分為「切身的」或是「無關的」次感元。
  • 切身的次感元」畫面就是你身歷其境,是當時你本人就在現場看、聽、摸周遭的一切。
  • 無關的次感元」畫面就是你冷眼旁觀,像是在看電影似的,觀看自己在畫面裡的一切活動。

 

視覺次感元

聽覺次感元

觸覺次感元

是結合的或脫離的

立體聲或單音的

感受位置

1.顏色(彩色或黑白的)

1.說話聲或一般的聲響

1.強度(強或弱)

2.有框的或沒有框的

2.發聲源(來源)

2.重量(輕或重)

3.移動(是動畫或是圖片)

3.內容

3.壓力(軟或硬)

4.景深(平面或立體畫面)

4.方向

4.壓力源

5.速度(比正常快或慢)

5.聲調高低、音量大小

5.延伸(範圍多大)

6.位置(左右、高低、上下)

6.音色

6.表面(粗糙或柔順)

7.距離(遠或近)

7.音速快、慢

7.質感、溫度的改變

8.明亮度(明暗之對比)

8.節奏、韻律

8.時間久短、頻率

9.清晰度 (清晰或模糊)

9.持續時間(連續或中斷)

9.呼吸狀況(速度)

10.特定焦點(聚或散)

10.距離

10.肌肉張力(鬆緊度)

11.透明度(透明、不透明)

11.口氣

11.震動(有無震動)

12.觀看角度(正斜)

12.清晰度

12.是否疼痛,狀況為何

13.畫面數目

13.聲音是否獨特(特點)

13.動量、方向、速度。

14.畫面大小、主體大小 

14.是否有嘈雜度

14.尺寸及形狀改變。

15.是主角或配角

15.有無特殊字眼

15.體內或體外

16.有無特別感受

16.有無特別感受

16.有無特別感受

17.還有無其他的

17.還有無其他的

17.還有無其他的

 

 

◎ 註解:

  • 視覺次感元:
    光亮度、大小、顏色、距離、清晰度、位置、對比、動或靜畫、全畫面或有框架、速度、跳動或連續、光的角度 。
    3.移動(是動畫(像電影)或是圖片(幻燈片))
    7.距離(自己與畫面之距離,.自己與主體之距離)
    10.有無特定焦點。(焦點是否對正某一特殊目標?)
    14.畫面大小。(是真人大小亦或不是?)
    16.有無特別感受。(給你什麼樣的特別感受?) 
  • 聽覺次感元:
    來源方向、距離、速度、音量、聲調、清晰度、位置、拍子、對比、持續或間斷。
    2.發聲源。(是你在對別人說,還是在聽別人說?)
    3.內容。(你說了些什麼特別的亦或是聽到什麼特到的?)
    4.方式。(你是如何說或如何聽?)
    5.聲調、音量(高或低、大聲或小聲)
    6.發聲位置。(聲音來自何方及聲音的距離)
    7.音調(間接或連續、音調變化有無抑揚頓挫、音質變化柔軟或粗糙)
    8.節奏(正常或不正常、聲音快或慢、連續或間斷的)
    9.持續時間。(聲音持續時間的長短?)
    12.清晰度(清楚或壓抑的)
    14.是否有嘈雜度嘈雜度。(聲音是和諧的亦或是嘈雜的?聲音變調?為何變調?是否有迴音?) 
  • 觸覺次感元:
    壓力、位置、範圍、強度、溫度、頻率、期間、形狀、粗/滑、重量 。
    7.質地的改變。(質地是否有變?是粗糙亦或是細緻?)
    9.呼吸。(呼吸方式為何?如何開始?如何結束?)
    12.是否疼痛,狀況為何。(疼痛位置、急痛或緩痛、凍痛或灼痛)
    13.動量、方向、速度。(有無移動?如果有的話,方向為何?速度為何?)
    14.尺寸及形狀之改變。(大小及形狀有無改變?)

◎ 透過「改變次感元」來學習或改變「內心儲憶」的技術:

  • 我稱它為作自己的導演,為自己導一部精彩的人生大戲。
  • 「世事的好壞,全看你怎麼想」……莎士比亞
  • 此透過「改變次感元」來學習或改變反應的技術,對於心緒產生問題的朋友有很大的療癒力量。
  • 要把心境中負面的影響「改變」,就像是一個導演「改變」拍攝角度、音樂的音量和型態、人物移動的速度和距離、畫面的色彩和畫質,以達成影響觀眾的效果,你也可以用相同手法引導你的腦子,產生能助你達成最高目標的心境及行為。

◎「結合」及「脫離」心態︰(Association&Dissociation)

  • 「結合」心態與「脫離」心態是大不相同的。
  • 「結合」「脫離」如以中國話意譯,可看為「身歷其境」與「置身事外」。
  • 當我們「結合」入某項經驗時,即意謂著,我們真正感覺及享受到那經驗的所有細節。另一方面來說,當我們「脫離」某項經驗時,我們就是與那經驗保持距離並切斷對它的任何感覺。
  • 在NLP裡,你常會被要求「結合」入某項經驗,這即意謂著,你要假裝好像透過親眼再度看到記憶中的那段經驗,假裝你是確實在場,並經歷所有的感覺、聲音、味道、及畫面。要讓人「結合」入某項經驗,你可以問他:
    看到你所看到的。
    聽到你所聽到的。
    感受到你所感覺到的。
  • 當你運用次感元去回想一件經驗中的事件,當你在經驗中,你以你自己的感官所感受的情況為「結合的」。當你是「結合的」心態則感同身受。注意一個「結合的」心態是當下的,你的身體可能會「往前傾斜」。
  • 對一個愉快的經驗用結合的技巧,把自己身歷其中可以強化其感受。
  • 「脫離」是當我們要對某一情境保持冷眼旁觀及對其所會引起的感受保持距離時,採用之方式。當你是在「脫離」狀態時,你會自己在那情境中,就像在電影銀幕中看到自己一樣。與某一回憶「脫離」,會大量地消除你對那回憶的感受之強度。當你要某人「脫離」時,你可以跟他說:
    看著你自己在做…..或成為……..。
  • 你與所觀察的畫面的距離越遠,「脫離」的程度就越強,在有些案例或創傷中,你可能同時會要求距離與一些高度。所以你可以說:「請從一個安全的距離及高度,俯視這情景」當你改變看某事的角度時,你會自然地注意到某事已改變了。
  • 當你在經驗外,你以某一距離外看你自己則為「脫離」。當你是「脫離」心態則感受力弱,甚至感受不到。注意一個「脫離」心態時,你會感到有點距離,並有一種反省的心情裡,你是客觀且就事論事,檢討過去;策勵未來。「脫離」心態是脫離當下的,你的身體可能會「往後靠」。
  • 對一個不愉快的經驗用脫離的技巧,把自己置身度外可以弱化其感受。
  • 日常生活裡,是隨時在「結合」「脫離」。然而,問題是有些人經常「結合」入負面的心態而無法「脫離」之。有重大創傷經驗的人,尤其如此,經年累月「結合」於負面的經驗。你現在已學會如何由「結合」轉移為「脫離」,以便得到心境的改變,並能經常保持在正向的心態中。
  • 活用「結合」「脫離」心態,p能夠自在地遊走於兩者之間,你會得到很大的情緒解放及學習空間。

◎ 何謂「疊合」的方法?(overlap)

  • 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是「聽覺型的」,就能利用「聽覺」最快地抓取經驗,最容易記住當時所聽到的。由此可以勾起你的「內心儲憶意」,然後透過「視感元及觸感元」,便能讓你想出當時的畫面及感觸。

 

D2-1︰運用次感元技法練習

◎ 次感元運用練習:

  • 次感元」反映出我們組織經驗的方式,一個問題狀態與一個資源狀態之間,其形式上與過程上有何不同,便取決於各自所用的「次感元」,轉換「次感元」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經驗。
  • 基本的作法是先找出問題狀態和資源狀態在「次感元」上的差異,然後藉由轉換,將問題狀態轉換為資源狀態。
  • 我們可將這種方法應用在未來的事情上,讓自己的態度變得更積極,更具有建設性。

 

01 練習一:

◇花點時間現在我要你回想過去的一段美好回憶,不管是最近或許久以前發生的。

  • 闔上眼晴、全身放鬆、陶醉其中。現在讓那個畫面越來越清晰,在這變清晰過程中,留意你心境的改變。
  • 下一步我要你把這畫面拉近,然後停止並逐漸放大。此刻當你在操作時,會發生什麼?是不是改變了經驗的強度呢?
  •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這樣的操作過程,必然會有更強烈且更愉快的感受,讓你處在更振奮、更快樂的心境中。
  • 請再一次回想剛才的回憶。現在提高你聽到的聲音,加快節奏、加強低音部份、改變音質,讓它更強更有力。
  • 同樣地讓我們改變「觸覺」感受,讓記憶變的更暖和、更柔軟、更順暢,看看此刻你的感覺如何?

◇現在,讓我們用同樣的方式來加強頹喪的效果。我要你回想一下讓你不悅且使你痛苦的回憶。

  • 闔上眼晴、全身放鬆。讓你不悅且使你痛苦的回憶,把它拉近、放大,你心裡會如何?
  • 許多人認為這種頹喪心境加強了,覺得比以前更令他們沮喪。
  • 現在把這個記憶回復原狀,並把它變小、變模糊,以至悄然隱沒,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請試試看,你會發現這種頹喪感覺失去它原有的力量。
  • 再用相同的方式來練習「聽感元以及觸感元」,你會發現內心的感受是受你控制的。
  • 這一切你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種學術理論,請專注認真地練習,並仔細地記下你是偏向於那一種「感元及次感元」,留意你「下意識」改變後的感覺。
  • 請把剛才的頹喪畫面重新開始,現在讓它變小,請留意當它在縮小時所發生的狀況。下一步請把焦點偏向別處,讓剛才縮小的畫面模糊、朦朧,乃至難以辨認。此刻請把畫面往遠處移去,直到看不見,彷彿沒入在一個想像的太陽裡。
  • 用相同的方式來進行「聽感元」的變化。先把聽到的聲音降低其音量,讓它變的遲緩,失去原有的節奏。
  • 再來「改變觸覺」的感受,讓那畫面裡的人或物慢慢地煙消和熔化,看看會有什麼現象?※如果你跟其他的人一樣,我相信這頹喪的畫面會失去它的威力,不再令你痛苦,甚至於消失不見。就用這種方式,你就能把過去讓你痛不欲生的經驗變得對你無力,完全地溶解和消失。
  • 在過去,你曾受內心的儲憶所左右,但現在你應當知道,不要再像以前的方式去體驗了。

◎ 有一種簡單的練習,可以幫助你控制腦子。

  • 你可曾有過為內心對話所苦的經驗?
  • 你可曾有腦子關不住的情況?
  • 我們的腦子時常在對話,我們在與自己爭辯,想推翻先前的看法或澄清過去的問題。
  • 如果你真發生了這種情況,就先降低心裡聲音的音量,這種方式對許多人都證明有效。
  • 是否你也曾有過常常壓抑你的內心對話?你現在用相同的詞句,把聲音變得更迷人,差不多是一種挑逗的語氣:「你是辦不到的。」看看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越不要你去做,你卻越有想去做的衝動?現在試試看,並體驗它的差異。

02 練習二:

  • 讓我們再做另一個練習,請你回想過去很賣勁做事的經驗,儘可能放鬆自己並浮現出那次經驗的畫面。現在我要問你幾個有關的問題,一次答一個問題,不管回答為何,沒有對錯之分。

◇ 當你「」這畫面時,請問:

  1. 是連續的或是格放的?
  2. 是彩色的或黑白的?
  3. 是貼近的或遠離的?
  4. 是在左、在右或在中間?
  5. 是仰視、俯視或平視?
  6. 是你身在其中或置身其外?
  7. 是有外框或沒有?
  8. 是清晰或模糊?
  9. 是亮或是暗?
  10. 是正對焦點的或偏離焦點的?
  • 當你在做這練習時,請記得你對哪種「次感元」感受最強,哪種「次感元」對你的影響最大。

◇ 當你「」到聲音時:

  1. 那是出自於你或從畫面中其他的人發出?
  2. 你聽到的是對話或自言自語?
  3. 聲音是大或小?
  4. 是連續的或間斷的?
  5. 節奏是慢或快?
  6. 是漸近或漸遠,或維持一定?
  7. 主聲是什麼?
  8. 聲源在何處?

◇ 當你在練習「觸覺」時:

  1. 它是硬或軟?
  2. 是暖或涼?
  3. 是粗糙或光滑?
  4. 是彈性的或鋼性的?
  5. 是固體或液體?
  6. 是尖銳的或圓鈍的?
  7. 是你身體那一部份觸摸的?
  8. 聲源在何處?
  • 這些問題或許一時很難答覆。如果你的「內心儲意」傾向於使用「觸感元」,很可能你會很快地認為,無法在心裡形成這個畫面。
  • 請別忘了,我們談過信念,別說你不能,只要你下苦心,就可以辦到。當你對自己的「感元」更熟悉,就可以借助疊合(overlap)的方法,來改善你的認知方式。

03 練習三:

  • 現在反過來讓我們再做個練習,我要你去想一件目前很有心要做的事,不過就是提不起勁,也無心去做。
  • 再一次,請你形成內心的畫面,照前述的問題練習,請仔細記下並比對先前練習的結果,看有何差異。
  • 先從「視感元」開始,再做「聽及觸感元」的問題。當你做下去時,請記下是何種「次感元」讓你感受最強烈,何種「次感元」最能影響你的心境。

04 練習四:

  • 現在把「練習一」,當做「實驗一」;「練習二」,當做「實驗二」,這做起來並不難,就把你的腦海想像成電視的分割畫面,同時注視兩個畫面。
  • 相對應的「次感元」之間,是不是有差異呢?我敢預測一定是有差異,因為在神經系統裡不同的儲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 現在請照我們先前所教的鼓舞方式,修正「實驗二」裡尚未有勁的「視儲意」,讓它與「實驗一」的「視儲意」相符。
  • 在這可肯定的是,每個人「實驗一」的「視儲意」一定比「實驗二」的「視儲意」清晰且較貼近。我要你集中精神注意他們的差異,然後操作「實驗二」「視儲意」,越來越近似於「實驗一」的。同樣的,也請修正「聽及觸的儲意」,現在就做。
  • 現在你對「實驗二」有何感覺?是不是比較有勁了呢?如果你讓「實驗一」跟「實驗二」都相符了,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例如:原先「實驗一」是電影,「實驗二」是幻燈片,現在「實驗二」也變成電影。
  • 在你比較好「視、聽、觸」三類「次感元」後,你一定會找出某些「次感元」讓你有勁,那麼就把那些令你無勁的「次感元」相對應地改變吧!
  • 千萬記得,挫折感、沮喪以及快樂都「不是實體」,而是因某些「特殊的影像、聲音和活動」,讓你在有意無意中所造成的。當你越能熟練地「轉換次感元」,就越能得到你所求的。

05 心略測知練習︰

  1. 你記不記得有過完全被(    )的經驗?
  2. 你是不是還記得很清楚?
  3. 請回憶並重溫那個經驗。(幫助他進入狀況)。
  4. 當你在回憶時,……(讓他沉耽於其中)。

A.是什麼不尋常的第一步讓你特別地(   )?

  1. 是看見了什麼?
  2. 是聽到了什麼?
  3. 是遇著什麼事情?或碰到了什麼人?
  4. 是什麼讓你完全地(   )?在你(看見、聽到、觸著)後,下一步是什麼原因讓你完全地(   )?

B.你是……

  1. 在內心浮起一幅畫?
  2. 對自己說了些什麼?
  3. 在內心裡有什麼感覺?
  4. 是什麼不尋常的下一步讓你特別地(   )?

C.你是……

  1. 在內心浮起一幅畫?
  2. 對自己說了些什麼?
  3. 在內心裡有什麼感覺?

D.或是其他?

  1. 到底是什麼不尋常的下一步,讓你特別地(   )?
  2. 到此,問問當事人,是不是特別的(   )。
  3.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表示測知已經完成。
  4.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繼續依照前述程序問下去,直到他肯定地回答是,方才算是找出他心略的步驟。

◇ 接下來是找出每一步驟裡的次感元來。

  • 如果心略的第一步是「視感元」的話,你可以這樣問:
  1. 1.你看見的是什麼樣子(外界視感元)?
  2. 2.你看了有何不尋常之處,讓你(  )?
  3. 3.是它外型的大小?
  4. 4.是它的清晰度?
  5. 5.是它移動的方式?
  • 就照這個方式進行,一直找出所有的次感元為止。然後就按照所測知的步驟,用相同的次感元逐漸引導他,去做你希望他去做的事,同時觀察你這個測知的成效為何?

06 測知關愛的心略練習︰

  1. 你是否曾有過被人關愛而倍感溫暖的經驗?
  2. 你對當時的情景還記得嗎?(引他進入狀況)。

□ 視覺:
為了要讓你有受關愛的感覺,對方是否一定得具備下列任何一種以上的表示呢?(注意他的表情和動作)

  1. 帶你出去走走?
  2. 買份禮物給你?
  3. 用特別的目光看著你?
  4. 是不是對方得用這種方式(三種方式之一以上,或由答話者另提一種可在腦海浮現的方式),你內心才會有很受關愛的感覺呢?

□ 聽覺:
為了要讓你有受關愛的感覺,對方是否一定得…用某種方式告訴你,他關心你。(觀察他的表情和動作)

□ 視覺:
為了要讓你有受關愛的感覺,對方是否必須得…用某種肢體活動來表達呢?(觀察他的表情和動作)

  1. 現在可以測知次感元了。有那些不尋常的感覺?表達出來,告訴我,做給我看好嗎?
  2. 找出他想法上的和行動上的心略,並比較它們是否一致。

 

07 結合 / 脫離的練習:(兩人一組,每人1 0分鐘)

  • 本練習的目的,在於使你能熟悉「結合」與「脫離」這兩種心態,並知道如何有意識、輕易地由其一種心態轉變到另一種。

◇ 結合練習:

  1. 結合」入某一愉快的回憶裡。花點時間,完全進入,因此你可以在那情境裡,由自己的眼睛,看到所看到的,聽到所聽到的,及享受那情境裡所有美好的感受。
  2. 從過去生活中,挑選幾個不同情境與時間的愉快回憶。重複上步驟進入幾個美好的回憶,一次一個就好。
  3. 閉上眼,並請求你的潛意識,無論任何時候你回想起那些愉快回憶時,它都願意自動「結合」那些愉快回憶,以成為你的正向資源。

◇ 脫離練習:

  1. 從某一不愉快的回憶「脫離」,挑選一個中度的不愉快回憶,然後花點時間,將自己與其完全「脫離」到一段安全距離外,看見你自己,就像在電影或電視上看到自己一樣。
  2. 可試試調整自己與畫面中自己之間的距離遠近。保持為「脫離」的觀察者,但又懷著興趣與好奇。
  3. 重複幾個類似錯誤、失望….等,中度不愉快的回憶,做「脫離」練習。
  4. 閉上眼,並請求你的潛意識,當你回想起任何不愉快的經驗時,它都願意,自動地將自己與那些不愉快的經驗「脫離」,以成為你的正向資源。記住,這是會讓你更享受生命的聰明選擇。

08 變動你的心態的練習:(兩人一組,每人1 5分鐘)

◇ 練習1

  • 本練習的目的,在於使你能熟悉「結合」與「脫離」這兩種心態,並知道如何有意識、輕易地由其一種心態轉變到另一種。
  1. 結合」入某一愉快的回憶裡。花點時間,完全進入,因此你可以在那情境裡,由自己的眼睛,看到所看到的,聽到所聽到的,及享受那情境裡所有美好的感受。
  2. 從過去生活中,挑選幾個不同情境與時間的愉快回憶。重複上步驟進入幾個美好的回憶,一次一個就好。
  3. 閉上眼,並請求你的潛意識,無論任何時候你回想起那些愉快回憶時,它都願意自動「結合」那些愉快回憶,以成為你的正向資源。

◇ 練習2

  • 本練習的目的,是讓你學會,如何運用感元來變動自己的主觀經驗,以產生正向的感受。
  1. B請A找出一個適當強度的不愉快心態,如苦惱、洩氣…等。
  2. B協助A找出那不愉快情緒背後的正向意圖。
  3. B請問A:加快或降低該觸覺經驗的節奏,看那一項會凌駕過不愉快的情緒,而開始改變心態。
  4. B請A將剛才的情緒(觸覺經驗),重疊至某一畫面(視覺經驗),並測試。那一項次感元,會使那感受較不強烈,而開始改變到另一情緒裡。
  5. B再協助A,重疊該情緒到聽覺經驗,並去探索那一項次感元可以更加改變心態。
  6. B請A找到過去通常會經驗到不愉快反應的某一情境,一面保持住第5步驟所找出的心所,一面想像該情境。
  7. 請A想像至少三個,未來用得上此心態的情境。

09 了解你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練習: (兩人一種,每人20分鐘)

  • 加強你的「次感元」訓練,有助於你改變「內心儲憶」的能力,借助「切身的」或「無關的」次感元,你可以很快地「改變」你過去的經驗,進而「改變」你的「感覺的方式」與「行為的方式」。
  • 請回想一下,我們已經知道,任何人的「行為」均起自於他的當時「心境」,而「心境」便是其「內心儲憶」所造成的,亦即他內心裡的圖畫和心語所造成的。
  • 我們正如電影導演借助特別的手法來影響觀眾一樣的來「改變」自己、「影響」自己。
  • 選擇一個具有較強烈情緒因素的經驗,並回憶此情緒而使生理產生一些變化,如臉紅、發抖、肌肉僵硬、眼框溼潤..等,並就下列各「次感元」,逐一加以改變,並記錄每項改變對該經驗的強度/品質有何影響。

□花點時間回想一下,最近令你愉快的經驗,並且真正地陶醉其中。

◇ 視覺的:看看你看到了什麼:

  • 是事還是物、顏色深淺為何,亮度為何…等等。應用上列所列的「視覺次感元」內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 A:將該經驗視覺化。
  • B:相對於每一個「次感元」,記錄A的起始狀態。然後一面導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變,一面觀察及記錄A對該項改變,在經驗的強度是加強還是減弱。
  • 再試結合與脫離的互換作觀察(如果原來是結合的,則再試脫離的)

◇ 聽覺的:聽聽你聽到了什麼:

  • 是人聲或是其他聲響…等等。應用上列所列的「聽覺次感元」內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 A:找出該經驗的聲音訊息,有可能是外在環境的聲音,也可能是其本人自己心中的內部對話。
  • B:相對於每一個「次感元」,記錄A的起始狀態。然後一面導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變,一面觀察及記錄A對該項改變,在經驗的強度是加強還是減弱。

◇ 觸覺的:想想你有什麼感覺:

  • 是何情緒,應用上列所列的「觸覺次感元」內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 A:找出該經驗所引起的身體感覺(不是情緒的描述)。
  • B:相對於每一個「次感元」,記錄A的起始狀態。然後一面導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變,一面觀察及記錄A對該項改變,在經驗的強度是加強還是減弱。

□ 看看自己在做些什麼:

  1. 去體驗看看,「切身的」或「無關的」次感元,有何不同呢?那種感受較強烈?
  2. 你的王國在那裡?就在你的腦子裡,如果你能開始掌握人生經驗的儲憶,你就能治理你的王國。
  3. 別忘了,我們不知道人生的真貌,只知道人生是透過自己的儲憶。
  4. 要記住,我們能夠控制我們的腦子,而腦子卻無法控制我們。
  5. 當有人告訴你他無法控制自己腦子的想法,除非他是在為他的行為找藉口,否則就是太軟弱或真的有病了(心因性疾病)。

□ 請留意你所說的話,它顯示出「內心儲憶」的力量。

  1. 當我們說某人前途無量,是有何含意?
  2. 當別人說前途暗淡,你有何看法?
  3. 當你說眾所矚目,你實際上要說什麼?
  4. 當我們說某人誇大其辭或扭曲事實,又是何指?
  5. 當別人說心頭負擔很重或心頭有大石頭,指的是什麼意思?
  6. 當你說某件事看似無誤或疑雲全消,又是什麼意思?
  7. 對於上述這些話,我們可能認為是些比喻。其實並不是,它們是對我們心中所想所做的正確描述。

10 建立吸引人的未來表現練習:(兩人一種,每人20分鐘)

  1. A請B想一件他目前很積極在從事,以便未來可以得到美果的事,即想那得到美果的情境,並導引出其各個「次感元」。
  2. A請B再想一件他目前很想達到,但一直沒認真用心或積極投入的事,並導引出其各個「次感元」。
  3. B兩人一起比較上述兩種經驗在「次感元」上的差異,並逐一測試這些差異點,以找出轉換那些「次感元」後,可以讓第二件事變成具有吸引力。
  4. 生態檢驗---A請B自問:自己有那部份,反對第二件事的達成?如有,則應考慮清楚,或處理妥善後,才能再繼續。
  5. A幫助B,根據剛才找到的差異點,調整B對第二件事的「次感元」,使其與第一件事的相同。如此你便有了一個具吸引力的未來觀。
  6. 測試---這新的未來觀是否能吸引你現在的行動慾望,如可能的話,你的目的就達到了,如不能,則回到步驟3找出其他差異點,然後再重複4至6的步驟。

 

D3:表像系統的「策略」

◎ 所謂的「策略」即是「心略」︰(strategy)

  • 「我這種人的本質在於如何思考及思考什麼?」…愛因斯坦
  • 「人腦是宇宙中最複雜的機器」科林布萊克摩爾 牛津大學教授           
  • 策略︰經驗的主觀順序 ,透過這些順序,我們可以產生具體的行為。
  • NLP的策略是由我們世界觀裡的表像順序所組成。
  • NLP發現人類頭腦的運作方式與電腦的運作方式頗為類似。電腦由不同的程式(Program)控制,人類的各種行為。例如做決定、發揮創意、說服他人、記憶、減肥、銷售、激勵、學習、致富…。均由不同的心略在背後推動。
  • 心略就是頭腦內的程式。要改變沒有效果的行為,便需要找出背後的心略,並加以修正,或者模倣成功人士的心略。在本章中,你將會接觸NLP的核心學問–模仿(Modeling)。
  • 心略就是這些「表像系統元素」組合的次序。因此心略是由1.「表像系統元素」。2.「元素的次序」組合而成。「內心感受的方式」、「有關的次感元」和「正確的順序」等三項,我們合稱為「心略」。要三者併行,才能產生特別的結果。
  • 其實「策略」跟祕方在功能上是一樣的,是把有關的資源做合理分配,而能產生預期結果的一種計劃。
  • 有效的「策略」也包涵肢體動作,心態的轉換,及日常的一系列出入神狀態。
  • 藉著詢問「某人如何進行某事」此類的問題,觀察此人所使用與知覺有關的感官用語及解讀線索等經驗系統程式,便可決定此人的「策略」。「策略」可以複製以得到相似的結果。
  • 你可運用所找出的策略,也可以修正使其更加完備,或運用此「策略」於其他事項。
  • 策略」可用在發財,可用在養生,也可用在追求快樂有愛的人生中。只要你一看見別人的成功,便找出他們的「策略」,即能大量節省時間的消耗。達成類似的成就,這就是模仿的功效。
  • 任何事情,不論是激勵、採購、求偶、吸引他人注意,都得有一套「策略」,而不同的順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 策略」就像打開保險箱的數字密碼,要開啟你腦子裡的天賦。就算你知道那些密碼數字,但是開啟的順序不對,就無法打開鎖,若你有了密碼,順序也對,那麼鎖就會應聲而開。
  • 要有效地找出某人「策略」的秘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對問題」。就是讓他完完全全地身歷其境,一五一十地告訴你他的「策略」。也許他告訴你的方式是有聲的、或無言的,是眼神或肢體語言。
  • 回到當時的狀態是測知「策略」的最快捷徑,是扭開那人意識電路的開關。
  • 人到底有多少「策略」呢?有沒有遊說的「策略」呢?有沒有讓人心甘情願聽命於你的「策略」呢?當然有。那麼「激勵、哄騙、學習、運動、銷售」是不是也有「策略」呢?沒錯,是有。
  • 對於沮喪與欣喜是不是也有一套產生的「策略」呢?當然。我們還有管理奏效的「策略」,有啟發創造力的「策略」,以及其他。
  • 當你懂得運用「策略」的方法,便能隨機而變;若你能知別人的「策略」,便能抓住其意圖而投其所好了。
  • 當你懂得找出對方的頭腦運作方式,你會大大增強了說服力。這種說服力量往往是令人無法抗拒的。因為,配合對方「策略」的說話就好像配合對方密碼鎖的號碼一樣。事實上,透過發問特別設計的問題,你可以從對方的回答中,發現他們行為背後的「策略」。這個過程叫做引出對方的「策略」。
  • 引出「策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引導對方回想某一經驗,然後透過觀察對方眼球轉動的方向(參考附錄,眼睛解讀線索。)及聆聽對方的說話找出對方的「策略」元素及次序。
  • 你可以透過在這裡學習得來的技巧,運用在任何一個與人溝通的場合裡。首先,找出對方在某一個情境中的「策略」,然後把這些「策略」透過自然的說話包裝,向對方回應。你會發現,你的人際關係以及說服能力將會大大地提高。

◎ 在NLP中最有效且有生產力的六大「策略」為︰

1.  學習策略

2.  激勵策略

3.  創意策略

4.  信念(說服他人)策略

5.  做決定策略

6.  記憶策略

  • 無論當事人的問題為何,上述六種「策略」,皆會發揮所需的資源來達成目標。
  • 例︰學習策略
    聽某人解說一新概念(Ade),感到好奇(Ki+),看到你對觀念暸解得有多清楚(Vc),直到感覺很踏實(Ki),此時,你可能相信自己已學會了,但為了確認,你要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Ade),而且能實際做出來(Ke),如此,你才能與看到它與你心中的形象比對(Ve/Vi),而且注意到是否感覺正確(Ki+)。
    Ade → Ki+ → Vc → Ki → Ade → Ke → Ve/Vi → Ki+ 
  • 「策略」的發生是非常快,可以下列兩種方法分解之︰
    1.增加你快速觀察及記錄行為改變的能力。
    2.將步驟拉緩下來。
  • 雖然在學習導引「策略」時,拉緩當事者的速度,然後才逐漸加速很有用,不過我們還是建議採用上述的第一項,通常,「策略」的第一步是外在的線索,接下來,才是外在或內在的混合。
  • 「策略」的步驟可能有下列三種型態︰
    1.一致的,前一個表像的連續,但不同的次感元。
    2.兩極化的,與前一步,完全相反的。
    3.後設的,對前一步驟的反應。
  • 上述的每一項都有它的立足點,而每一個都可能造成困難,注意當事者所有的是什麼,在記錄此人「策略」時,皆要將其包括住,比如說,當某人聽到一負面的消息,而覺得很好(兩極反應)我們會如此寫︰
    Ade → Ki+

◎ 結構完善「策略」的條件︰

  • 當在導引一「策略」時,特別是懷疑其有效性時,可以下列條件比對,以辨別其是否為結構完善的「策略」。

1.  目標的表像很明確。

2.  使用到三個主要表像系統。

3.  沒有兩點間的循環。

4.  每一個循環皆有出口。

5.  在經過一些步驟或時間後,會朝外部發展。

6.  用最少的步驟來達到目標。

7.  以邏輯的順序在進行著,而不缺失任何步驟。

8.  保留有利的副產品,而去除負面的後果。

9.  依循TOTE的模式。

10.儘可能降低不愉快的感受。

◎ 天才的「策略」︰

  • 下列濃縮的天才的「策略」的單子是由羅勃‧帝爾茲(Robert Dilts)三本有關天才的「策略」的書摘錄成的。

1.  高度發展的觀想能力。

2.  在各個感官間,已發展出很多連結。

3.  使用多重觀點。

4.  能很輕易地在各個人稱位置間轉換。

5.  有能力在各種想法的層級、及向上、向下或側向歸類,輕易進出。

6.  在抽象與具體間,有很好的回饋迴路。

7.  能讓內在的模範,自動進行模擬。

8.  發展出特別的心態,以解讀潛意識的過程。

9.  能包容改變或偶發事件,於創造的過程。

10.在夢想者,執行者與批判者間,從容平衡地扮演。

11.以基本的問題質疑,並視失敗為回饋的訊息。

12.使用隱喻及故事。

13.使用模型以儘可能趨近於實相。

14.鼓勵並使用「自我組織」的程式。

15.以必要的資訊來取得熟悉度。

16.系統化思考。

17.聚焦於「深層結構」而不是「表層結構」。

18.將他們的想法,以一些外在的表像呈現。

19.將新的想法與既存的知識和諧化。

20.有一個超越他們個人自我認同的使命感。

◎ 瘦身策略:

例一:

  1. 有一位當事人,她的工作同事知道她參加了瘦身療程,為了玩弄她,每次他們一起到酒樓吃完了午飯之後,她的同事便會刻意向她說:「不要浪費呀,快吃完那些蝦餃、燒賣,我們走了。」每次她聽見類似這些說話,她便會吃完所有食物,然後感到非常內疚。我發現原來她的頭腦內有一個致肥的策略:
  2. 聽見同事的說服→看見桌上的食物à想像進食那些食物à感到美味→拿起筷子進食。Ae→ Ve→Vi→ Ki→ Exit
  3. 這個策略就好像電腦的程式自動地運作,并且每次都是一樣經過這些相同的步驟。好感到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感到非常內疚。
  4. 我決定為她安裝一個新的「策略」。我問她假如繼續容許自己不斷進食,五年後看見自己什麼樣子?她說看見自己有二百磅,全身都是肥肉,我再引導她說了一大堆負面的後果,包括失去自信,失去健康,沒有人會喜歡她……。她的聲調變得低沉,頸部稍微轉向下面,從這些「潛意識」的訊息,我知道這個形象能夠牽動她的情緒反應。我決定把這個圖像加入她的致肥「策略」之中:
    從原有的「策略」聽見同事的說服開始Ae→Ve → Vi → Ki → Exit轉到想像肥胖à內心產生恐懼感覺à內在對話不要再貪吃的à拒絕這樣的行為Vi→ Ki →Ad→Exit而產生新的「策略
  5. 新的策略就是當聽見同事開始說服她進食,立即回想「肥胖」,內心立即產生恐懼的感覺,然後在內心大叫一聲”STOP”最後向同事拒絕進食。
  6. 新的「策略」就是在當事人的頭腦內建立一條新的神經渠道,使當事人在相同的情境之內,行為有了新的選擇。就好像開一條新的道路一樣。我引導她在頭腦內預演這個過程五次,確保把這個新的「策略」安裝在她的頭腦內。
  7. 預演的時候,我引導她的眼睛在每個步驟望向正確的方向(參考眼睛解讀線索),直至她發現這個過程變得順暢為止。三星期之後,我再接見這位當事人,她報告說曾經與同事一起到酒樓午餐時,她的同事照樣重施故技,但她堅決地拒絕進食,她說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感到很高興。
  8. 在以上的例子中,我並沒有去除舊有「策略」,我只是給當事人一個選擇(Choice),所有NLP技巧的方向都是不斷增加當事人的選擇。我們頭腦的學習能力是相當驚人的,只要你指出一條更好的路徑,頭腦便會完全接收。
  9. 在我的臨床經驗之中,致肥背後是各樣複雜的因素,但是有一點共通的,就是他們相信進食可以帶給他們良好的感覺。

例二:

  1. 我另外一位當事人的致肥策略是非常普遍的,很多都市人,可能包括你在內都有這個「策略」:
  2. 看見沒有什麼好做à口部感到無聊及雙手、胃部開始出現想進食的感覺à看見食物à感到美味à感覺良好à進食。
    Ve → Ki → Ve→Ki→ Exit
  3. 我問這位當事人:「除了進食容易肥胖的食物外,還有什麼事情你會享受地做,同時不會令你肥胖?」我邀請她想出三件她最享受的事情:1.運動 2.水果 3.看八卦雜誌,邀請她在這三個選擇中選出她最愛做的,她想了一會兒,給我的答案是:吃水果。
  4. 以下是我為她設計的新的「策略」:
  5. 看見沒有什麼事情好做à問自己:「我可以作什麼」à想像吃水果à感覺良好à進食。
    Ve→ Ad → Vi → Ki→Exit
  6. 我同樣引導她預演五次,以建立新的神經通道。她發現第五次的預演的過程很順暢,證明她已經建立了這條通道。

 

D3-1︰表像系統的「策略」練習

01 模仿的策略,就運動而言:

  • 第一步:

1.  先仔細觀察他的技術(Ve)

2.  同時做相同的動作(Ke)

3.  直到內心嫻熟(Ki)

  • 第二步:

1.  你得在心中新建一個行家的畫像在運動(Vi),而這個行家就是你,不過你得像是觀賞電影般地,看你這個行家在運動的姿勢,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冷眼旁觀式的視覺。

2.  接下來,你得把自己溶入畫面內,亦即進入身歷其境式(Vi)

3.  儘量精確地體會那位你正在模仿的專家的一舉一動(Ki),並且經常反覆演練,直到渾然不覺的地步。

4.  到此你可算是已為自己建立起這套特別的「神經心略」,讓你的動作能達於最佳水準,然後就可真正地展現出來了(Ke)

5.  這套心略的順序寫為Ve→Ke→Ki→ Vi→Vi→ Ki→Ke。

6.  請瞭解模仿心略的方式甚多,並無對錯之分,只有有效與無效之別。

7.  當你對模仿對相成就的資料擁有的越多、越精確,就能達到和他相同的結果。不過在理論上,要模仿某人,你就得同樣模仿他的「內心體驗、信念系統以及基本的心序」,否則你只是在模仿他的肢體動作。

8.  溝通的工作也像開鎖。你得像熟練的鎖匠一樣思索,找出別人的思路(mental syntax),看別人見不到的,聽別人聽不到的,覺察別人未覺察的,然後才能開啟他心智寶庫的密碼數字。

9.  在思索時,你要搜索以前沒看到的,傾聽以前沒聽過的,追問你以前不知從何問起的問題。如果你既用心且摸對了門路,就能測知任何人在任何情況時的「心略」。

10.要測知他人的「心略」,可以從他的行為習慣的五覺感官的活動步驟得知他主要的「儲意系統」。

02 運用策略例子一:

  • 賣車的業務員如何吸引客顧轉念動心而產生購車的「心略」,也就是瞭解客顧「心序」的標準業務技巧,其業績一定很好。
  • 對偏向於Ve感覺的人:則強調車子的顏色、造形。
  • 對偏向於Ae感覺的人:則強調車子的引擎所發出的聲音來吸引他。
  • 對偏向於Ke感覺的人:則強調車子的內裝質感。讓他坐在駕駛座上,撫摸車內的每一部位。
  • 下面這些特別設計的問題,就是能夠解開對方行為背後密碼鎖的正確號碼,以購買「心略」為例子。
  • 有什麼會使你購買(那一個商品。例如汽車) ?
  • 你能否告訴我那次購買了該部稱心如意的汽車的經驗 ?
  • 在你那次決定購買該部汽車之前,有甚麼發生呢 ?  
  • 這些問題都是引導對方回想當時的經驗,透過他的說話把購買過程涉及的「表像元素及次序」展示出來。當然,這樣直接地問對方,對方可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你可以技巧地重新包裝這些問題?讓對方感到舒服。

◇ 例如:

  • 你可以這麼說:「我想大家都很想買到稱心如意的汽車,看看我如何能夠幫忙。其實有什麼會令你購買現時你架駛的汽車?」又或者「我相信您對購買汽車一定很有經驗。(順便說)講開又講,上次你購買了該部稱心如意的汽車的經驗是怎樣的呢?」
  • 對方可能會說:「哦,那部汽車是經我的朋友介紹而買的。」
    他的這個答案並沒有顯示任何有關那次購買汽車的「心略」,因為這個答案並沒有包含任何「表像系統元素」,只表達了購買汽車的事實。因此,你需要準備問第二個問題:
  • 那麼,你是因為什麼理由而決定購買那部汽車呢?是因為外型吸引(視覺) ?引擎的聲音(聽覺)?抑或使你有什麼感覺嗎(感覺)?
    這個特別設計的問題,就是要刻意引出他那次購車經驗的「表像系統元素」。你會發現,NLP有很多技巧都是透過向對方發問一些特別設計的問題,而找出他使用頭腦的方式。
  • 他的答案可能是:「哦,我記起了。我第一眼看見那部汽車的外型很流線,而且,它的顏色正合我的心意,很有Style(視覺)。
  • 你可以再問以下的問題,以確保找出他的全部「心略」:
    「哦,聽你這樣說,那部汽車一定很美觀。那麼,在你付錢之前,那部汽車還有什麼吸引你嗎?」
    你再次嘗試引出他購買汽車策略的其他「表像系統元素」。
  • 讓我想一想。哦,對了,當我坐在汽車裡面,我發覺很寬敞,風油鈦車盆亦很舒服(感覺)。
    直到目前為止,你已經發現了他的初步「心略」:Ve→Ki
  • 再下去你只需要重複這個過程:「哦,原來那部汽車很有Style,而且讓你感覺舒服。我真的被你吸引了。我真的很想看看那部汽車。還有呢?我很想知道。」
  • 「唔,最後,我嘗試架駛那部汽車,我發現它的引擎很寧靜 (聽覺)。 後來,我再分析一下它的價錢很合理 (內在對話),我就購買了那部車。」
  • 你成功找出他購買汽車的「心略」:Ve → Ki →Ae → Ad → Exit
  • 這是他頭腦獨有的密碼。其他人購買汽車的「心略」可以完全不同。這個「心略」只限於他購買汽車。至於他購買其他產品便可能有不同的策略。
  • 當你尋究出對方的「心略」後,你可以透過利用這個「心略」回應給對方從而影嚮對方的反應。最有效的回應方式是跟隨(pace)這個「心略」。
    當對方聽到有關你運用他的「心略」的說話內容,他會無法不被你影嚮,因為你的說話內容已經配合了對方「潛意識」的運作。
  • 例如:我會在開始的時候,說類似的話:
    「嗯,某先生或小姐,這部汽車是歐洲最新設計的,你喜歡這部汽車嗎?它看上去外型很美觀,有流線的美感(視覺)。車廂內的空間非常寬敞,座位都是真皮的,而且配合人體脊骨線條而設計,當你坐上去,你必定會感到很舒服(感覺)
    不如坐上去親自體驗一下吧!怎麼樣?覺得舒不舒服?這部車子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防燥音設計,架駛的時候非常寧靜(聽覺)。這部汽車很值得你考慮和分析(內在對話)。」
  • 這段特別設計的說話及做法正好配合了他的購買汽車的策略。就好像開中了一把在他頭腦內的密碼鎖上的數字及次序一樣,啪一聲, 密瑪鎖立即打開。就算他不是立即購買,我已經在「潛意識」的層次與他建立了深層的信任關係。因為我並不是說我想說的說話,而是配合他的頭腦的運作方式而說的。這對於幫助他做出正確的決定是非常有效的。

03 兩分鐘內戒除食物「策略」︰

  • 每一種食物在我們的頭腦內都有一個編碼,叫做「內在表像」 (Internal Representation)。食物的「內在表像」主要是視覺、感覺及嗅覺組成。
  • 內在表像就好像每個罐頭上的Bar code,只要我們改寫了Bar code,電腦系統便再也不能確認這些罐頭。
  • 以下介紹的技巧,相當實用,亦很好玩,可以使你即時對容易致肥的食物失去進食的衝動,有效幫助你瘦身。
  • 我有一位當事人,她非常喜歡吃巧克力、甜筒、雪糕,以致相當肥胖。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在兩分鐘內使她永遠也不再吃巧克力、雪糕。

◇ 步驟:

  1. 現在找一處舒服,寧靜的地方坐下,合上眼睛,在腦內回想一種你很喜愛吃,但容易肥胖的食物,注意它的顏色、形狀、大小、光暗等「元素」。
  2. 問一問自己,如果0分代表沒有任何感覺,10分代表非吃不可,給這幅圖像一個分數。
  3. 現在發揮你的想像力,想像這件食物發生什麼變化,以致它的吸引力下降兩分:
    例如:9分下降致7分。注意食物改變後的圖像、口味以致氣味。
  4. 重複步驟3,直至吸引力下降至零分。
  5. 假如你想加強效果,繼續下麵的步驟,否則跳去步驟7。
  6. 繼續發揮想像力,想像這件腦內的食物可以有什麼改變,以致吸引力下降致負3分。想像把這件食物貼近鼻子,聞一聞它的氣味,然後放入口中,嚐一嚐它的味道。
  7. 打開雙眼,在內心感覺一下現在對這種食物的感覺如何。怎樣?還有沒有衝動想食這種食物?
    潛意識」的其中一個運作方向,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因此只要你向他證明這種食物只會帶給痛苦的感覺,你的潛意識便會改變你的飲食行為。記住,你的頭腦是你最好玩的玩具。

 

 

04 引出有效「策略」練習︰(兩人一組,每人10分鐘)

1.    A在整個過程中,要以映現,回音,及契合感官用語等方式,來維持與B的親和感。

2.    A要導引出某項B做得很好的事的「策略」(如︰為人父母、採購、駕駛、專精某項運動…),詢問︰「你是如何做…?」
A也可用其他方法問,如︰
「你是如何做…?」
「你以前做…時,你是如何做的?」
「如果你現在要再做…一次,你會怎麼開始?」

3.    A注意聽B回答時的感官用語及注意其解讀線索,當聽到後,就馬上紀錄下來,可用後設模式來針對不明確或中性用語提出問題。最後可向B重述一次,你所記錄下的順序,以確認整個程式完備無缺
(如當你做…時,你先做a,其次b,然後c,…,你就是這樣做的吧?)

4.    A在心裡運作此「策略」,探索其對自己是否合理,或有什麼不完整之處。

5.    將此「策略」與結構完善「策略」做比較,如果有任何缺失,即修改此「策略」,直到滿意為止。

05 導引出無效「策略」練習︰(兩人一組,每人15分鐘)

1.    A在整個過程中,要以映現,回音,及契合感官用語等方式,來維持與B的親和感。

2.    A幫B導引出,某項B覺得做得不好的事的「策略

3.    A與B一起核對此「策略」與結構完善的「策略」之條件,假如適當的話,以結構完善的「策略」條件修改B做該事的「策略」,並看結果為何?

4.    角色互換。

06 重新設計無效「策略」練習︰(兩人一組,每人15分鐘)

  1. A與B合作重新設計之前所導引出的無效「策略」,使其符合所有結構完善的「策略」之條件。
  2. A帶領B走過這新的「策略」,一次一步驟地,當B在演練每一步驟時,A幫其設「心錨」之。然後A啟動那「心錨」,帶領B一次比一次更快地重覆走幾次那些步驟,直到當A碰觸到第一次「心錨」時,B已能自動地,且完整地經驗到那「策略」。
  3. 未來模擬。
  4. 角色互換。

 

07激勵性「策略」的運用練習︰(兩人一組,每人30分鐘)

1.    A導引出B的激勵性「策略」。

2.    A與B兩人一起找出一些輕易,而且相對地不是很重大的行為,B平常是沒什麼動機去做的,這些可以是如︰倒立、抬起椅子、擦黑板…等。

3.    A帶著B,以B自己的激勵性「策略」的順序,重新考量那行為,然後兩人皆注意這項練習對B之影響為何?

4.    角色互換。

 

D4:V - K分離法練習

◎ V - K分離法的練習:(二人一組,每人20分鐘 )

  1. B找出某件過去想到就難過,而現在希望能去除那不好感受的事。
  2. A幫B建立在穩當舒適下的心錨。
  3. 心錨建立好後,讓B想像看見自己過去,立身於該造成心理創傷的事件開始之前,整個場景就像是一個幻燈片的靜止畫面。
  4. 當B能夠清楚地看見畫面上的自己後,請B心理上往上飛離自己的身體,坐在電影院的放映室,可以看見自己身體坐在戲院的椅子上,及靜止畫面中的過去的自己。
  5. B看著事件重演,A則使用心錨及語言形式,來確保B的身體和該創痛事件保持分離。
  6. 當這段經歷回顧完畢,而過去的自己也已平安無事後,將畫面中止之,在放映室的自己,飄下來在戲院中的身體結合,看著停止的畫面。
  7. B以現在的自我,心理上地回到當時的現場,向過去的自我保証,其來自於未來,而過去的自我是已存活下來了。然後,現在的自我對過去的自我,給予必要的安慰及感謝。
  8. 當現在的自我看出過去的自我,有所體悟時,請現在的自我將過去的自我攬入懷中,並融為一體。
  9. 未來模擬。找三個未來B可能會再度面臨的同樣情境模擬之。

PS

  • 在練習中,如果B太進入情況,可能會重新感受到創痛,A宜立即停止步驟,把B帶回現實,並重新建立強力的心錨,然後再開始。
  • 曾有人分四、五次療程才能重新看完過去創痛的影片,但也是走過來,療癒了。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东莞站 dg.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