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看看一则来自国外的报道: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心理学专家詹姆斯·布鲁宁(JamesBruning)在刚刚进行的一项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人们在使用姓名时仍然采取默守陈规的态度。比如说,一个名叫布鲁诺的人可能很容易找到一份卡车司机的工作,而要成为一名发型设计师则比较困难。在一次实验中,布鲁宁挑选了十六种职业,在传统意义上其中的一半为男性化的职业,而另一半为女性化的职业。实验的结果是电脑程序员、水管工人、径赛教练、卡车司机、电工、建筑工人、工程设计师以及计算机技师被选定为男性职业。而指甲修饰师、护士、发型师、啦啦队教练、新产品店主室内油漆工、看护中心工人以及空中服务员被选为女性职业。
这项以雅典大学和俄亥俄大学的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喜欢将一个人名字同一种具体的职业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这个人名字看上去更适合一项工作,那么他(她)就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这份工作。简言之,参与这次研究的学生觉得男人应该做男人的事,女人应该做女人的事,而一个人的名字是衡量他(她)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的首要线索。”
电视连续剧《荀慧生》是以著名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荀派艺术的创始人荀慧生的艺术生涯为题材,真是的再现了演艺生涯。其中介绍了荀慧生改名的过程。8岁在天津首次登台表演《双官诰》。又随侯俊山学梆子花旦。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 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得到侯俊山(十三旦)亲传的《辛安驿》、《花田错》等戏。后又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学习京剧。并请王先生为其写剧本,但王先生提出一个要求,将“白牡丹”改掉,“白牡丹”只适合野台子戏,已经不适合京剧这种有规模的剧种,否则王先生不愿意为其写剧本,故此将“白牡丹”改名为荀慧生,后来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赴沪,请荀慧生担任刀马旦,公演引起轰动,荀慧生的表演生动活泼,扮相俊俏,使上海观众耳目一新,被赞为“誉满春申”,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不论是我国还是外国对于“姓名与职业的紧密关系”都有深刻的认识,希望大家懂得这样的规律,重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