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妄心的作用,《大乘义章》中有更进一步的说明:“凡夫迷失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以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这段话特别贴切地说明了人的实践思维活动的特征:思维的活动,起之于实践,最初的印象来之于自然(法相),随后思维又根据自然之相为之冠名(约定俗成),并且留下记忆幻相,进而可以以名取相,进行更高级的思维活动。这是佛祖了不起的发现!但他对此又予以否定:“所取不实,故曰妄想。”他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的万德万能、灵明洞彻的本性,因为妄想执着,,而幻升起一种不明的幻觉——无明,这种无明与本来圆明朗照、湛寂常住的本性和合起来,相续牵连,熏习不已,便成了阿赖耶识。因此,就使我们原始清静纯真的本性,变成了净染交参的识,这识再因妄想而起概念——佛法上称阿赖耶识中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相分。有了相分见分的幻觉后,接着又起了一种错觉——末那识的产生。末那识不知道相分见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而执着见分为我——我之能见;执掌着相分为我所——我之所见。如是执着不已,攀缘不息,由这个错觉的我而攀缘、分别、取舍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爱、所憎、所好、所恶。于是由此中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想象——意识。